《特朗普若提名鲁比奥为国务卿将体现对华更强硬立场》
美国总统大选落幕不久,据报导,特朗普即将提名参议员马克·卢比奥(R-佛罗里达)为其国务卿人选。这不仅意味着白宫高层人事的变动,也可能预示著美国对外政策尤其是对华战略的转变。
作为长期反对孤立主义的政治人物,卢比奥在阿富汗撤军问题上持守反对立场,并曾在乌克兰问题上支持军事援助。他始终认同联盟力量和国际秩序的重要性,尽管最近在外交政策上向特朗普政府和共和党靠拢,但他从未真正推行过孤立主义者路线。这使得他的加入与听从,对于即将接手的特朗普政府的成功或失败具有重要影响。
明确来说,卢比奥若被提名可能不会导致特朗普外政思维的根本改变,但会显示出美国在处理与中国关系时可能会采取更加强硬的态度。这一点,同样适用于特朗普提名佛罗里达州众议员迈克·沃茨(R)为国家安全顾问的决定,后者曾为前副总统迪克·切尼工作,并对华持批评态度。
事实上,卢比奥过去对中国的态度要比特朗普更为激进。在2010年当选参议员后,他较早地向北京发出了强硬信号,这与华盛顿当时的流行观点有所不同。他曾公开指责美国企业高管以追求利润为目的与中国共产党合作,认为此举损害了美国的利益。卢比奥也坚定支持禁止TikTok在美国运营的提议,这与特朗普在竞选期间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在台湾问题上,卢比奥对华立场更为明确和强硬,较之特朗普,他更加愿意讨论台海可能爆发冲突的情况以及相应的防御策略。然而,在过去几任总统试图将美国外交政策重点转向亚洲时,中国和欧洲、中东的争端常常使这一战略意图未能实现。如果卢比奥上任国务卿后成功调整了国务院的重心,可能会导致对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的态度变得更加直接。
面对中美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局面,更加坚决地应对中国将可能引发冲突风险,但也为美国争取更为有利的谈判地位和缓解紧张局势提供了机会。作为首位服务过美国首席外交官职务的美籍拉丁裔,卢比奥对于西半球和太平洋地区的问题具有深刻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在乌克兰危机中,卢比奥与一些共和党同伴共同反对向乌克兰提供950亿美元援助的议案。他近期指出,乌俄冲突可能达到僵局,并有可能以谈判方式解决。然而,特朗普最近与普京通话时强调了美国在欧洲的存在,并提及了希望结束冲突的愿望,这展现了对俄罗斯威胁更为清醒的认识。
长期来看,卢比奥始终坚定地维护人权和民主的价值观。他曾在对抗强大的利益集团推动禁止进口来自强制劳动的中国商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因此遭到中国政府二次制裁,最早是因为支持香港自治。
目前特朗普正在筹备内阁职位的人选任命。参议院应当对这些提名进行细致考量,并拒绝接受总统候选人要求无条件确认高级别行政人员提名的建议,尤其是对于像卢比奥这样有资格且不带任何负面信息的提名。若一切顺利,预计卢比奥将能获得参议院的顺畅确认。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5
原因:
尽管文章中提及到对中国的批评和担忧,例如中国经济实力的上升、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以及对待台湾的态度,但作者也认可了马科·卢比奥(Marco Rubio)对于中国的强硬立场和坚定信念,并赞扬了他支持的人权和民主,以及对抗中国强制劳动的立场。这些方面体现出文章对中国一定的正面态度。
原文地址:Trump picking Marco Rubio for State would signal harder line on China
新闻日期: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