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若对拉丁美洲采取强硬政策,对中国来说或将成为有利时机。

在巴西东北部的一片工业区里,中国BYD公司正在一个被废弃的土地上建造一座电动汽车工厂。这片土地曾为一家企业的汽车制造基地,在2021年因战略调整而在巴西撤资,结束了长达一个世纪的造车历史。然而,这座新设的区域中心将建立在当地的“亨利·福特大道”上,颇有一种讽刺意味。

这个故事是当前中美在拉丁美洲竞争中愈发复杂局面的一个缩影。它提醒我们,每一次美国企业选择放弃市场,都为中国的崛起创造了机会。

特朗普再次担任美国总统时,他提出的激进思想可能会动摇整个拉丁美洲。比如强制遣返大量移民、对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等政策,虽然对他的国内支持者很有吸引力,但实际上却成为赠予中国的一个大礼包——中国是南美最大的贸易伙伴。

中国在拉美的影响力正在不断增长,并得到了当地政界人士的正面评价。阿根廷自由主义总统卡维斯莱(Javier Milei)甚至公开表达了对中国这一商业伙伴的兴趣和赞赏,他声称:“中国市场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商业伙伴,它不要求任何额外条件。”

美国官员将在本周访问利马和里约热内卢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论坛及二十国集团峰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利马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并发表讲话。

在秘鲁,由中国企业打造、投资130亿美元的大洋港已经投入运营。该深水港可以接纳巨型货轮停靠,大大缩短了南美与亚洲之间的运输时间——这些都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这一项目在美国引起了军事担忧,但对拉丁美洲来说,它解决了迫切的基础设施需求并促进了贸易和投资的增长。

相比之下,美国能提供的只是有限的替代方案:中美洲运河、耗资数十亿美元的墨西哥新大使馆以及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规模贷款计划。

这些案例表明,中国在与拉丁美洲进行交易时更注重实际结果而非地缘政治游戏。例如,最近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中国市场上的地位与巴西之间的纠纷,导致巴西政府积极接触中国企业以平衡其在美国互联网卫星市场的影响力。

美国新一届政府需要深思如何与拉美合作:通过压力、遏制还是引诱来获得成功?华盛顿的策略常受国内议程影响,在南美地区尤其如此。特朗普时期的调子可能会非常不同,关系受到美国内部政治动力的影响。

中国在拉美的存在引发担忧和焦虑,但美国过于党派化和强硬的外交政策可能加剧地缘政治分裂,并妨碍经济合作与整合过程。例如,智利总统纳伊布·布鲁莱(Nayib Bukele)等领导人对特朗普的“美洲之友”表示欢迎。

提升拉美在华盛顿的关注度并不能解决美国的移民、安全和毒品等问题,因为拉丁美洲的不稳定同样会反噬美国。如果采取保护主义措施,只会妨碍拉丁美洲追求繁荣与稳定的进程。

这再次将我们引向电动汽车的话题:特朗普希望阻止任何中国车辆进入美国市场。这是他的权利,在赢得强有力任期后获得这一权限。但如果在巴西、智利或墨西哥,你会发现这些电动车无处不在,因为它们价格低廉、设计美观且环保友好。最近我在圣保罗打了一次网约车服务,司机告诉我自从他换成BYD Dolphin后,运营成本已经降低了90%。

如果作为拉丁美洲政治家的您需要选择盟友和紧密合作伙伴时,会如何决定?

注:以上翻译为直译版本,部分专业术语进行了简单解释以供参考。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55
原因:

文章中作者对中国正面情绪的表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突出中国经济实力和投资潜力**: 文章多次提及中国企业在拉美地区的投资,例如比亚迪在巴西建厂、中国修建的秘鲁Chancay港口等,并强调这些项目为拉美带来了经济效益和发展机遇。
2. **赞赏中国对拉美的合作态度**: 文章提到中国对拉美的合作没有强势要求,更注重双赢互利,例如作者引用了阿根廷总统Milei的话,“中国是……一个很好的商业伙伴”。
3.  **对比中美两种合作模式**: 作者将中国的合作模式与美国的竞争模式进行比较,认为中国更加务实和注重拉美的实际需求,而美国则更关注自身的利益。
这些正面表达虽然没有完全忽略一些潜在的担忧,例如文章提到中国投资带来的潜在风险,但整体而言,作者对中国在拉美地区的影响力给予了肯定和赞赏,体现了较为积极的观点。

原文地址:China ganará si Trump juega duro con Latinoamérica: JP Spinetto
新闻日期:2024-11-13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