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中国非对称工具面临新贸易战携带全球风险”

面对美国可能发起的第二轮针对中国的贸易战威胁,中国政府已做好准备,部署了多种能够严重影响全球经济与金融活动的非对称策略。自六年前首场中美贸易冲突开始以来,局势并未得到缓解。

中国目前在对抗可能出现的新一轮贸易争端时拥有更强的力量和更广泛的报复手段。为应对美国新一届政府提出的系列举措及威胁,其中可能包括高达60%的关税征加在对华商品之上,中国政府面临着复杂的决策困境。因为与美国的巨大经济关联性,直接反击可能会有限影响。

中国在过去几年已展示出,在面对特朗普和拜登政府的关税和技术限制时愿意采取非对称行动的决心。若新的威胁成为现实政策,北京方面可能需要进一步探索其工具箱内的策略选择,并有可能冒险引发更为难以控制的冲突。

“简单的贸易战和相互报复措施无法充分解决中美之间的未来分歧”,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认为,“面对美国可能发起的新一轮贸易争端,中国有多种替代策略可供考虑”。

然而这些选择并不一定能确保中国自身免受冲击。对于正在面临长期房产危机的全球大国而言,这些举措无疑引发了更多的担忧。

中国采取最破坏性行动之一可能是大量售出或部分售出其持有的约7340亿美元规模的美国国债。这很可能会推高美国债券收益率并扰乱全球金融市场。

中国从2017年至今已将美国债务持有量削减超过三分之一。为分散投资需求,中国的减持可能持续下去,尤其是在西方国家冻结俄罗斯部分外国储备资产后。

减少持有的另一部分也可能是出于委托比利时作为资产保管人的考量,而非直接持有债券这一因素所导致的。风险:中国突然抛售美债会导致债券价格下跌,从而削弱其自身的资产价值并缩减外汇储备的价值。

美元贬值也会使中国的出口更具竞争力,并有助于抵消潜在关税的影响。在2018至2019年的第一轮贸易战中,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贬值超过11.5%,以对抗美国对华商品征收的增税。

本次大选后,约半数受访经济学家预测中国政府可能通过降低人民币汇率作为应对特朗普可能施加的关税手段。然而经济学家中对于这一汇率贬值程度的看法各不相同,预计未来几年汇率大致在每美元7.3至8元区间。

风险:人民币走弱可能会使中国的贸易顺差记录大幅增加,并激怒其他伙伴国,后者也有可能通过加征关税来解决全球商业不平衡问题。这可能进一步推动资金外流并抑制外国投资者的投资活动。

去年夏天,中国政府宣布了对镓和锗等金属的出口限制销售,这些金属对于半导体、电信及电动车产业至关重要。此举被视为试图让中国在白宫取消其自身管控措施上获得筹码的努力。之后,中国加强对部分石墨类型的出口管制,并随着美国加强规则以防止先进芯片流向中国,控制力度进一步加大。

最新的反垄断措施包括添加了锑至清单中。针对这些或其它关键矿产,如稀土、铜等大宗商品的限制可能短期内切断美国对生产先进科技所需材料的供给线。由于中国几乎拥有20种关键原材料的一半供应量,中国政府拥有丰富的选择余地。

风险:交易伙伴将不再视中国为稳定供应商,并寻找替代来源,加速从北京供应链多元化的过程。

在之前的贸易冲突期间,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政策,如“国家监管”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旨在针对可能破坏中国发展的重要公司和个人。这些举措对于美国科技巨头苹果、特斯拉以及阿里巴巴等企业而言形成了挑战,每年数以百亿美元的营收由此受到影响。

去年,美国最大内存芯片制造商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进口产品的暂停是中美技术竞争的新前沿,未来公司可能会越来越容易陷入两个政府政策分歧的交汇点。

中国当局今年9月宣布对母公司TOMMY HILFIGER和CALVIN KLEIN等品牌进行调查,原因是未使用美国因人权担忧而限制贸易的西北方新疆地区的棉花。这体现了中国政府在寻求改善与最大贸易伙伴国关系的努力,并寻求平息外交紧张局势的部分策略。

“在中国未来可能面临的贸易战新阶段中,联盟形成欧亚地区并结合商业外交策略,说服美国盟友和合作伙伴认为美国政策鲁莽且对和平与发展有害。”BCA Research首席地缘政治策略师马特·格尔滕表示,“中国政府正与俄罗斯加强联系,并试图吸引德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传统盟国的注意。”

风险:各国希望从中美竞争中获得利益,因此不愿选择立场。

中国在不断拓展其在欧亚地区及商业外交方面的策略,以及通过寻求改善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来减少对最大贸易伙伴的影响。从宣布与日本“新起点”到与印度缓和紧张关系的努力可见一斑。

这些措施显示出,中国正试图在其与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之间的紧张关系中建立平衡,并通过联盟形成和发展来削弱这一影响。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60
原因:

文章主要关注的是中国在面对潜在的美国贸易战时所可能采取的行动以及这些行动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作者着重强调了中国面临的挑战和可能的风险,例如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冲突、对自身经济造成负面影响、被视为不可靠的供应商等等。 虽然文章也提到了中国的积极策略,但总体来说,文章的语气较为担忧,突出的是潜在的负面结果,因此得分偏高。

原文地址:China’s Asymmetrical Tools for New Trade War Carry Global Peril
新闻日期:2024-11-14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