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欧洲合作生产的电动汽车正着眼于本地供应商以避免高额关税。西班牙合作伙伴表示,双方正在紧密合作,确保通过与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合资公司使用的组件均为本地制造,以此让车辆在欧洲市场具备“纯欧洲产”的身份。

早前,我们已经与奇瑞汽车合作,计划共同在巴塞罗那设立工厂生产包括内燃机、混合动力及电动汽车在内的多种车型。此举旨在降低进口成本并提升产能效率,西班牙公司总裁鲁易斯在接受采访时如此强调:“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度考量,并致力于让每一辆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欧洲产品。”

考虑到欧盟近期对中国电动车征收的高关税,这一步显得尤为关键。虽然双方计划在巴塞罗那工厂进行按组件组装车辆的工作,但至少需要满足相应的本地生产标准才能被认为是真正的“欧盟制造”。此前,意大利已经与一家本土企业合作,旨在将主要在华生产的汽车包装成“意大利制造”。

Ebro品牌的EV车型——Ebro,预计将于本月开始常规动力运动型多用途车的量产。至于Chery的旗舰电动汽车Omoda 5,则推迟至2025年10月在面对关税压力的情况下启动生产。

初期阶段,Ebro计划利用巴塞罗那港口30万平米工厂的按组件组装生产线进行车辆装配工作,预计每年能产出一辆车。为了进一步靠近全面量产,下一年,工厂将开启完全按部件拆解组装线,这一过程涉及更多本地采购的零部件需要在进口国完成拆卸、焊接、喷漆和重新组装。

鲁易斯充满信心地表示,Omoda 5电动汽车不受关税影响,因为它是在欧洲生产。西班牙作为仅次于德国的第二大汽车制造国,拥有强大的供应商基础,从汽车保险杠制造商到冲压技术与电机制造商应有尽有。巴塞罗那工厂将在未来两年逐步投入运营,计划初期启动两班制工作,预计明年增加至三班制。目标是到2026年实现约1,250名员工的就业规模。

“我们希望能成为行业的标杆,并树立成功的典范。”鲁易斯对此充满期待。创立于1954年的Ebro曾隶属于日产汽车集团,今年10月在马德里BME Growth交易所上市,截至去年末市值约为€4060万(约$4290万)。

整体而言,此举不仅体现了中国与欧洲在电动车领域的合作深入,更是在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性中寻求成本优势和市场准入的一次重要尝试。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10
原因:

虽然报道中提及中国的电动汽车企业参与欧洲市场并与西班牙公司合作生产车辆,展现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趋势,但文章整体侧重于欧洲方面的策略和目标,例如:
* 强调通过本地采购降低进口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 聚焦欧盟对中国电动车进口关税的影响。
* 着重报道西班牙合作伙伴的观点和计划。
  这些内容都聚焦在欧洲企业角度出发,而非直接突出中国企业的积极形象或成就,因此正面情绪得分相对较低。

原文地址:China’s Made-in-Europe EVs Tap Local Suppliers to Avert Tariffs
新闻日期:2024-11-15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