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9峰会聚焦:中国的角色转变与合作意愿”

“今晚从巴库出发,在过去一周里,全球多番探讨了中国在即将进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中的作用与预期。如今我们终于得以了解中国政府的态度。

随着美国前气候特使约翰·克里以及他的中方对等官员谢振华卸任,国际层面上美中两个最大排放国之间的特殊合作关系已不再延续。此外,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上台,意味着美国即将退出巴黎协定的可能再次增加。这为空出国际合作领域中的位置,让中国在全球气候危机这一最为紧迫挑战前扮演更积极的角色铺平了道路。

根据我们的记者阿尔弗雷德·康格(Alfred Cang)报道,中国政府展现出与欧洲联盟在推动COP29金融协议落地的兴趣。本次谈判旨在取代现有每年100亿美元的财政承诺,改为实施更具针对性的援助计划以帮助较贫穷国家建立绿色经济,并增强其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抵御能力。

先前美国和欧盟都希望中国能参与这一项目中,但中国强调自己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条件并不满足捐款国的要求。在谈判桌上,中国团队在将自身定位为正式捐赠方协议上的关键点设置了一条红线,同时愿意自愿贡献于气候变化的金融支持工作。

这些动向正值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产业采取审查措施之际,在某种程度上,中国政府可能希望利用COP29这一平台达成友好的财务谈判,以缓和两国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这场合作前景的确很微妙且不确定,一旦会议结束,这种友好的气候合作关系能持续多久还难以预见。

在这场巴黎协定下的新目标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竞赛中,一些国家如阿联酋、英国及巴西已公开设定了2035年前的减排指标。美国官员正在鼓励所有国家在符合各自21世纪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上积极投入,并明确强调全国范围内覆盖所有温室气体的目标。

对于下一轮预计于2月10日截止的国家自主贡献承诺,预期主要排放国应提出“切实可行的、与各自的净零目标相一致的减排目标”。

同时,欧洲联盟启动的旨在减轻最脆弱国家气候变化灾难财务负担的德国主导项目《全球防护》自2022年联合国气候谈判以来,尚未引起太多关注。该计划规模高达3.5亿欧元(约3.7亿美元),但由于其设计援助方案过程复杂耗时较长,实际上只在前两年发放了520万欧元的资金。

与之对应的是,记者阿克萨特·拉蒂(Akshat Rathi)采访了埃克森美孚公司首席执行官达伦·伍兹(Darren Woods),他在联合国气候会议上第二次现身。伍兹主张新总统特朗普应保留巴黎协议,而不是退出,并呼吁维护美国在拜登政府时期通过的巨大的气候立法。对于一家有着记录显示其长期对全球变暖危害持怀疑态度的公司来说,这是极大的转变。

这次对话与埃克森美孚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积极表现形成鲜明对比——尽管公司之前曾以多种方式挑战气候变化科学。

此外,我们还带来了《零》播客新一季的预告信息,并邀请听众订阅我们的播客平台:Apple Podcasts、Spotify、Google Podcasts或其他渠道,每周四收听最新节目更新。”

最后这段文字位于原文结束位置并被整合入其中,确保与原文内容逻辑连贯一致。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55
原因:

该文章中对中国的情绪呈现出积极和乐观的态度,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 强调了中国在气候谈判中的重要角色和意愿:例如,“今天我们终于得到中国对所有这些问题的观点”,“它愿意更加自愿地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贡献”。
*  突出了中国与欧盟合作的可能性:文章指出,“我们的记者Alfred Cang 报道,中国开放于与欧盟合作达成COP29资金协议”。 这表明了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的气氛。
* 对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行动持乐观期待:例如,“它愿意更加自愿地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贡献” , “希望在巴库友好的谈判可以在金融方面缓解贸易紧张局势”。
但是,文章也客观地指出了一些挑战和不确定性,例如中国对“官方捐助国”身份的界定以及与欧盟在电动汽车贸易方面的分歧。 这些因素限制了对中国的正面情绪评价的提升。

原文地址:COP29: What Will China Do Next?
新闻日期:2024-11-18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