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如何在特朗普第二任期中保护气候
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果对全球气候前景无疑是个挑战,尤其是考虑到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可能采取的政策立场,这可能使国际减排绿色气体的努力受到阻碍。然而,在国内减排的目标上,预计他的任期内将不会带来与外界预想同样显著的影响。
环境主义者担心他承诺终止华盛顿支持可再生能源使用所造成的影响,但至少在短期内,他们或许会发现一种更为乐观的看法:可以利用特朗普政府对减少管制和加大能源生产兴趣的契机,推动建立零碳经济。尽管美国减排成果在第一任期出人意料地积极,这并非是特朗普直接努力的结果。
在此期间,虽然特朗普呼吁“钻油、孩子”,这一论调似乎与紧急削减化石燃料使用需求不相匹配,但气候之战的关键点并不在于此。在拜登任期内,石油产量的增长情况也凸显了这一点。尽管如此,美国温室气体排放依然在过去的两年里有所下降——这背后的主要动力是可再生能源生产急剧增长。
联邦补贴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和基础建设法律带来的大量清洁能源生产的投资仍将继续存在,并且有理由认为这些政策会持续下去,尤其是考虑到它们已推动资金流入那些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共和党州。该州在建立基础设施方面面临的监管障碍较小,其州长与国会议员肯定会有意确保联邦援助的持续流动。
即便特朗普成功说服国会终止补贴,美国能源去碳化的进程也可能继续推进,尽管速度可能较慢且规模缩小。当前,清洁能源发电已足够经济实惠,不需要政府补贴即可在电网中实现重大影响。一些州已经比联邦清洁能政策要求的速度更快地推进去碳化进程。
然而,美国电网进一步脱碳的最大障碍是构建新基础设施所需的极端监管挑战和大量远距离输送电能的传输能力问题。1970年的《国家环境政策法》允许在各种环保理由下对新项目发起种种挑战。特朗普政府推动减少管制的议程实际上也可能促进气候议程的发展,让开发者能够建设能源转型所需的必要基础设施。
虽然特朗普总统连任确实存在诸多可忧之处,美国仅占全球排放量约13%,预防气候灾难需要全球合作及各国共同努力。与特朗普政府的互动至关重要。下一位美国总统若能说服中国在其不作为时填补空白——提供技术及资金,从而在世界关键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则可能推动全球减排进程向前迈进。
因此,即便面临重重挑战,气候变化关注者仍需尽力抓住此次机会,在接下来四年的任期内探索可能的合作与机遇。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70
原因:
文章对中国的正面情绪主要体现在两点: 1. **认可中国在科技和资金方面的优势**: 文章指出“或许下任总统可以被说服,如果美国不参与的话,中国将会提供技术和资金,并在全球范围内主导供应关键基础设施”。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中国在未来气候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肯定。 2. **认为中国将填补美国在气候行动缺失带来的空白**: 文章提到 “如果不采取任何行动,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力军”, 侧面点明了中国作为气候行动主要推动力,对世界的积极影响。 总而言之,作者虽然对特朗普的胜利表达了一些担忧,但也看到了中国在气候治理中的机遇和潜力,将其视为弥补美国缺失的推动力量.
原文地址:How to save the climate in a second Trump term
新闻日期:2024-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