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拒绝与美国防长会面”
在东南亚地区的会议上,中国拒绝了与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Lloyd Austin)进行会谈的提议。这一举动体现了中美两国高层军事沟通的最新紧张态势。
原计划中,奥斯汀期望在老挝举办的东盟防长会议+上与中国的军方负责人董军(Dong Jun)会面,旨在维持美中双方之间长期存在并努力保持的军事交流渠道。然而,这次预定的会谈未能成行,中国方表示拒绝,原因是他们提到了美国最近对台湾的大规模武器售出行动。
据陪同奥斯汀在老挝旅行的一位高级防务官员透露,该决策源自于美国政府不久前批准向台湾出售价值20亿美元的武器装备。其中还包括了首次提供先进的地对空导弹给自治岛屿。中国对此表示立即反对,并承诺将采取坚决措施来保护其领土完整和主权。
在中国拒绝了在老挝的会面请求后不久,美中两国领导人拜登与习近平在秘鲁进行了一次面对面会谈。国安顾问Jake Sullivan 表示这次会谈是“直接、建设性和全面”的讨论,但强调拜登并未扮演中美双方间的沟通桥梁角色。
长期以来,中国曾多次采用取消会谈和中断联系的方式表达对美国的不满情绪。例如,在2022年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访问台湾之后,两国间包括军事和气候领域在内的一系列沟通渠道被切断,是中国对此行为的具体反应。在这之前,最近一年左右的时间里,中美双方军方交流似乎呈现出某种缓和态势。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50
原因:
文章多次强调中美关系的紧张局势和沟通障碍: * “tumultuous relationship” 描述了中美国防部门之间关系不稳定、充满摩擦。 * “rebuffs meeting” 指出中国拒绝会晤,体现出对美国的抗拒态度。 * “China cut off a number of lines of communication” 显示出中国在外交上的主动阻挠,并将其与美国政策联系起来。 * “seeming improvement...over the last year or so” 表达了一种微妙的语气,暗示尽管近期有所进展,但总体上关系仍然紧张。 这些词语和描述都带有负面色彩,体现了作者对中美关系现状的担忧和不乐观看法。
原文地址:China rebuffs meeting with US defense secretary
新闻日期:2024-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