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校门口遭车辆冲撞受伤 中国各地安全忧虑升级】
北京——周二,在中国南部湖南省常德市的一所小学门外发生一起SUV冲撞事件,导致包括多名学生的行人受伤。官方媒体报道称这起事件,并透露了最近一周国内多个暴力袭击案件引发的安全焦虑正在蔓延。
CCTV等官方媒体报导指出,事发时正是学生们进入学校上课的时间,车辆撞击了在校园入口附近的人员。许多受害者受伤,随后被送往医院接受救治。警方表示没有报告任何危及生命的伤势,并称一名39岁的男子已被逮捕,但具体事件详情仍在调查中。《路透社》未能联系长沙市的紧急服务部门获取进一步评论。
这一事件发生仅一周后,广东珠海一个体育中心内,一辆车辆冲入人群致35人死亡、43人重伤,这是近十年来中国最致命的群体袭击案件。社交媒体上流传的短片显示小学生们向学校园区奔跑并呼救:“救命。”一段视频里显示,一个小白色SUV停在校门外较远处。画面中至少有五名受害者躺在车辆行驶路径上的狭窄街道上,包括背着书包的学生。
现场还能听到有人喊“报警”,一人被群众包围,并被棍棒打倒在地。另一段视频中,一名男子双手被拷在身后,被身穿制服的人物按压在湿泥地面上。女性声音说:“他独自驾车来到学校,并在那里发生了事故。”
《路透社》确认拍摄现场与官方报道的位于小学事发地相符合,该小学为招收6至12岁儿童的小学。
对于“这些事件为何频发?为什么总是针对学生?”的问题,社交媒体上出现了诸如“我们的社会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的评论。中国最高检察官们在本周召开会议讨论了对“极端恶劣犯罪”的判决以及“危害公共安全”案件的处罚。声明强调:“必须严惩罪犯”,提供强大震慑力量。警方将此次珠海事件归因于一名愤怒于离婚协议的人。
几天后,在中国东部江苏省无锡的一所职业学院,一名前学生进行了刺杀行动,造成8人死亡,这一事件在社交媒体上也引发了讨论和关注,部分评论已被迅速删除。据统计,今年在中国已发生了至少七起高调的刀具攻击案件。
根据中国官方统计数据,该国的暴力犯罪率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复旦大学教授屈伟国分析称,中国近期发生的“对社会无差别报复”事件中,嫌疑人群体的特点是经济条件较差、有心理健康问题、感到不公平待遇且认为这是他们唯一的声音通道。
他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建立社会稳定安全网和心理辅导机制是必要的,但为了最小化此类事件的发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开放公开的渠道来监督并揭露权力的使用。”他的文章在周日被审查部门删除。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60
原因:
文章主要聚焦于近期在中国发生的几起暴力案件,例如朱海车祸、无锡刺杀案等,并强调了这些事件对公众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的影响。 文章中包含一些负面情绪的表达: * **对案件频率的担忧**: 文章指出近期发生的多起暴力案件,引发人们对“社会状况”的担忧。 * **对政府处理方式的批评**: 尽管中国政府在加强法律打击力度方面表态强硬,但报道中也反映出一些公众对于官方信息透明度和处理方式的质疑。 * **对社会压力的反思**: 文章引用专家观点指出,近年来中国经济压力和心理健康资源不足可能是造成这类案件的重要原因。这些问题都指向了社会层面的负面因素,传递出一种不安的情绪。 虽然文章中没有直接批评中国政府或社会制度,但一系列事件的描述以及公众在社交媒体上的讨论,客观上呈现出了一种对中国当前状态的担忧和不确定性。
原文地址:Students injured in China school crash as nerves fray over recent attacks
新闻日期:2024-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