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外长访问布鲁塞尔,对抗中国的孤立政策
台湾外交部长开启欧洲行程,首站选择布鲁塞尔,此举体现了台北与民主国家联系的努力。林(台湾外长)在周二晚上发表的 Facebook 帖子中表示,他参观了专注于纳米电子研发的国际微电子中心IMEC,并与该中心的CEO卢克·范登胡夫讨论了半导体供应链问题。此外,他还拜会了比利时议员埃尔斯·范霍芙及一群欧洲议会成员。
林还与欧盟的某位议员艾尔斯·范霍芙进行了会面。后者是「跨中国议会议员联盟」的一员,该联盟由世界各地的立法者组成,旨在抗衡北京的影响。今年早些时候,她指称中国的间谍活动有所增加。
此次欧洲之行,反映了台湾针对中国大陆努力孤立其外交行动所做的回应。以往,在总统蔡英文任职期间,她特别专注于提升台湾在全球的能见度,并加强了与日本和美国的关系——后者是台湾的主要军事盟友。
去年,蔡英文派遣当时的外长进行了一次访问欧洲的行程,这次出访还包括布鲁塞尔的一站。
蔡英文接任后不久,中国大陆决定与中国台湾的外交关系决裂,使得当时只有12个国家仍然承认台湾。大陆的战略在于削弱台湾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导致这个拥有超过2300万人口的岛屿在联合国等主要国际论坛中失去了更多的支持者和盟友。
访问布鲁塞尔后,林将率领来自20家无人机公司的代表团前往立陶宛。根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专门讨论敏感信息的人士透露,该代表团计划与政府官员会面,并参加位于维尔纽斯的一场关于无人机技术的论坛。
此次立陶宛之行,是台湾总统蔡英文推动无人机制造业进展的一部分,旨在部分地抵消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军事优势。大陆一直将台湾视为其必须纳入版图的一个省份,并已准备好使用必要手段达到这一目标。
若与台湾保持外交关系的国家与其官员进行接触,则北京很可能向这些国家提出严辞抗议、采取经济惩罚措施或加大对台湾周围海域的军力活动。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80
原因:
文章主要聚焦于中国对台施压,以及台湾如何应对这些压力,从而展现出一种紧张和对抗的气氛。 文中体现负面情绪的主要方面包括: * 中国试图通过外交手段孤立台湾,逼迫其承认“一中”主张。 * 中国采取强硬措施限制与台湾的互动,例如对接触台湾官员进行抵制。 * 中国对台湾的军事威胁和潜在武力行动("by force if necessary")。 这些描写都展现了作者对中国政策的一种警惕和担忧。
原文地址:Taiwan Minister Visits Brussels, Countering China Isolation Push
新闻日期:202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