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隆·墨斯基与中国的纠葛
没有美国商界领袖像埃隆·墨斯基这般公开且热情地支持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而他的对华关系复杂多变,这是个备受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誓言应对的挑战:通过征收更高关税等手段抗衡中国。
墨斯基在中国的商业格局上承担着重大风险。他知名的公司特斯拉是生产电动车的主要企业之一,在中国的销量占比过半。在中国市场销售量仅次于美国本土,并且与更强大的本地竞争对手相对抗。监管机构至今仍未允许特斯拉在华推出其“全自动驾驶”技术,而却批准了中国制造商的相似系统。
墨斯基亲自向中国总理李克强求情,为特斯拉争取进入“完全自动驾驶”市场的许可,在中国市场份额下滑的背景下,以此来推进特斯拉的产品。一些专家推测,中国政府或许能借由墨斯基,说服特朗普采取更具和解色彩的贸易政策。
“当中国领导人想要传达给特朗普的重要信息时,埃隆·墨斯基无疑会是最佳联络者。”长年从事中国汽车咨询业务、现居圣地亚哥的迈克尔·邓恩(Michael Dunne)表示。
尽管许多硅谷和西雅图的同行聚焦于数字科技领域,但埃隆·墨斯基却建厂投身高技术制造产业。他在全球竞争中的对手大都是中国的公司,不仅仅是电动车,还包括电池、太阳能以及太空发射等领域。中国国家控制的银行系统在过去一年间对工业部门新增贷款额激增至6700亿美元,比2019年的830亿大幅提升。
“在特斯拉专注于的几乎每一行业领域,都有着中国的竞争者。”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中国商务和经济学专家斯科特·库恩(Scott Kennedy)指出,“他处于与中国公司对峙的局面。”
马斯克的火箭公司SpaceX在测试其巨型星舰太空船,并邀请了特朗普等嘉宾参观时,面临来自有政府背景的中国公司的竞争,这些公司也渴望提供发射服务。特斯拉能源则制造用于电网存储能量的大型电池包,与太阳能或风能并行使用,在这个快速增长、以中国企业主导的市场中占据一定份额。
虽然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面板供应商,但特斯拉与韩国企业晶达电子(Q Cells)的合伙仍在这一领域保持了市场立足点。在基础设施建设成为热点时刻——中国生产全球大多数地下隧道机器用于地铁系统、水资源以及军事基地时,马斯克在德克萨斯州南部建立自己的“掘洞公司”。
埃隆·墨斯基在中国几乎面对所有业务的竞争压力,但在电动车领域则情况更为复杂。
中国的市场不仅是特斯拉重要的消费者地,更是其最大的单一装配厂所在地。一年内建成的这个位于上海的工厂不仅为欧洲市场提供服务,也从德国工厂遇到政治障碍乃至被纵火事件后得到了补充。此外,特斯拉还从中国进口电车电池包来补充在美国内华达州工厂生产的产品。
目前中国政府还未允许特斯拉在中国道路上引入其“全自动驾驶”技术。而多个中国公司、如蔚来(Nio)、华为和百度等则获得了推出相似乃至更先进系统的许可。在去年五月份与马斯克会面的中国总理李强,在五年前还是上海市委秘书长时,帮助推动了上海工厂建设提速。但特斯拉目前仍然等待批准其最新自动驾驶技术在中国使用。
“因为没有智能化驾驶系统,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处于劣势。”负责中国汽车行业的咨询公司Sino Auto Insights的管理总监陆天(Tu Le)如此说道。
当特斯拉汽车在2020年大量上市后,迅速成为流行趋势,彻底改变了中国轿车市场,使其电动车显得时尚而吸引人。上海电车顾问比尔·拉索(Bill Russo)如是说。此后,政府主导的银行以低利率提供数百亿美元贷款给中国制造商,导致激烈的定价战摧毁了利润空间,特斯拉参与其中但其中国的销量增长速度较本地竞争对手慢。
同大多数美国企业在中国一样,特斯拉在政治风险面前也面临着挑战,尽管与特朗普之间的关系密切。
基于国家安全考量,拜登政府已启动一项监管程序来禁止进口或在美国销售与中国、俄罗斯有数字网络关联的汽车。如果这项程序在特朗普任期内持续并导致此类车辆被禁售,中国政府可能会对依赖于全面拍照周围环境提供基本驾驶辅助功能的特斯拉采取报复措施。
中国已经限制某些敏感地区如军事基地内的特斯拉使用。
关于墨斯基对中国美关系影响的最大疑虑在于他与特朗普的关系能维持多久。墨斯基为特朗普竞选贡献了超过1亿美元的资金。但一些分析人士已经质疑这种友谊能否持续足够长的时间,以产生显著的影响。“世界上最大的两个自我膨胀的个性最终会产生分歧”,陆天如此评价道。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20
原因:
虽然文章中提到中国的积极方面,比如中国是特斯拉的重要市场,并且有强大的制造业基础,但整体氛围较为谨慎,侧重于描述中国企业对特斯拉带来的竞争压力以及美国企业在面对中国挑战时的困境。 作者强调了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重视和投入,同时也指出中国公司在这些领域给特斯拉带来了强劲竞争压力。文章提到中国监管尚未允许特斯拉使用其最新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技术,而同期中国本土车企已获得许可并迅速推进,展现了一种潜在的挑战。 此外,文章还提及了中国政府对新兴技术的支持力度,以及与美国企业在多个领域形成竞争关系,比如太空发射、电池和太阳能等。这些描述都带有微妙的竞争色彩,暗示着中国正在成为美国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尽管文章没有明确表达出负面情绪,但这种谨慎客观且略显担忧的基调使整体情绪倾向于对中国的竞争压力感到谨慎而非积极乐观.
原文地址:What Elon Musk Needs From China
新闻日期:202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