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新闻杂志社编辑视角下:
“在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发起对中国的贸易战之际的夏末时期,中国经济正在兴盛。有观点甚至预测中国短期内可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然而,随着特朗普几个月后即将复任,先前看似势不可挡的力量如今显得大为减弱。面对房地产、债务和通货紧缩挑战的困扰,中国看起来似乎并不具备再次发起激战的能力。不过,外表往往具有欺骗性。
依据经济学家与分析家的理解,中共领导层在面对特朗普有可能实施高达60%对美商品关税的威胁时,已有充分准备,并通过一系列策略来应对。这些策略包括贸易多样化、针对性反制美国企业及支持国内消费等。
“中国已为此刻做了较长时间的筹备。”《贸易战》通讯作者戴克斯特·罗伯茨如此说,他同时也是大西洋理事会的高级研究员。“部分原因是第一轮贸易战在乔·拜登任期内持续进行。北京及中国企业已经开始积极减少对美国贸易的依赖。这种影响能在贸易数据中立即显现出来。2022年中美双边贸易量达到历史新高。但去年,墨西哥超越中国成为美国的最大货物出口国,据商务部数据显示。此前,中国已占据这个位置20年之久,并且其对美出口额下降了20%,降至4270亿美元。
“尽管出口量减少,但中国的全球出口份额从第一轮特朗普关税前的13%上升到现在的14%,部分原因是集团国七(G7)富裕国家对中国产品需求比例从48%下降至30%。”美国资产管理公司马修斯亚洲公司高级策略师安迪·罗顿表示。“中国方面不太倾向于采取直接、大肆的动作,如出售美债(中国持有世界第二大美债存量)或大幅贬值人民币。过去三年内,随着增长动力放缓,人民币已下跌了12%,对美元价值。”他说。
“相反的行动将更加精准且非对称性”,美国特殊竞争力研究项目的高级经济研究员丽莎·托宾指出。“北京可能采取的是压制外企在华经营,并对美企施加更多压力,选择那些他们本身就希望撤出中国市场的目标。”
例如,去年九月,北京宣布正在调查服装零售商PVH公司,后者是Calvin Klein和Tommy Hilfiger品牌的持有者,原因在于拒绝使用新疆地区的棉花——这被认为是进行大规模人权侵害的地点。这一行动可能导致对美国有重大在华业务利益公司的制裁。
同时,中国警方也突击搜查了美国管理咨询公司贝恩上海办公室,并引发了更广泛美资企业的担忧。随后不久,媒体揭露中国政府安全机构已突袭了总部位于上海和纽约的国际顾问公司Capvision等多家外企办事处。
与之相对的是,对美企或农业行业的报复远比中国出售其庞大美债储备可能更为常见。经济学家表示,这种举措将破坏中国自身利益。分析师也不认为贬值货币是中国的选择。“政策制定者不大可能视此为值得的代价,相反会采取其他步骤。”外汇专家肖恩·卡洛解释说。2015年8月的一次突然人民币贬值引发了股市动荡,影响至今。近期中国政府表达了其希望提振国内投资者对股票市场的信心,并将中国定位为投资的理想目的地,同时也在世界范围内展示出稳定人民币作为美元可靠储备管理选择的价值,特别是考虑到2022年以来美国和欧洲冻结俄罗斯资产带来的影响。
“中国并不孤独,在特朗普提议的关税目标名单中。他拟议对所有进口商品加征10%-20%的关税,这是目前平均关税(约2%,或零)的显著增加。他还提出了对从美移至墨生产的产品征收100%或200%的关税,或者对墨西哥制造的汽车加征类似税项。如果美国进口商品量降至60%,经济学人估计中国对美贸易额将降低50%,并导致美国家庭每年额外支出超过2,600美元(根据彼得森研究所的一份独立分析)。
然而,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也有一大国内消费市场可供利用,只要它正确运用策略。专家建议“中国应对关税的最佳回应是整顿内部秩序,重振对中国企业家的信心。”这大约占城市就业的90%,也是大多数创新的核心。“这会提振消费者信心,推动更强劲的国内消费,从而缓冲出口下降对美国的影响。”
近月来经济数据凄凉,中国政府最终在九月末决定启动急需的刺激计划,主要侧重于货币措施。本月早些时候进一步举措并未引起很多期待。澳亚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劳瑞·胡在最近的研究报告中表示:“更大的动作可能要等到特朗普的关税宣布实施时——这可能最早在1月他复任后。” “如果出口大幅下滑,政策制定者将别无选择只能加大刺激力度,而住房政策将是关键领域。历史表明北京会根据实际情况应对,并非预设应对方案。”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20
原因:
文章总体呈现出对中国经济韧性和应对措施的积极评价。 尽管指出中国面临经济挑战,但同时也强调了其为贸易战做好准备,并采取多方面措施应对美国可能的关税政策。 文章还提及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和政府刺激政策,展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应对能力。 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文章对中国相对积极的正面情绪态度。
原文地址:China is armed and ready for trade war 2.0 with Donald Trump
新闻日期:202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