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利润连降三月,生产者价格通缩与制造业产出低迷拖累提振效应
中国大型企业的利润已连续第三个月下降,这反映出了生产者价格通缩加剧及工厂产出疲软的现象超过了近期经济刺激措施的影响。据国家统计局周三发布的声明显示,10月份中国大型企业利润同比下滑了10%,相较于9月27.1%的大幅跌幅稍有收窄,但这一降幅仍显著;彭博经济学分析预测的年比下降约为20%。
前10个月累计的工业利润与同期相比下降4.3%,这预示着将实现连续第三年的下滑。这些数据首次揭示了在政府自新冠疫情期间最大力度经济刺激措施实施整月后的企业资产负债表状况。中国大型工业企业利润作为工厂、矿山和公用事业财务健康的关键指标,对未来的投资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尽管中国大中型企业仍面临利润下降的局面,但现有的政策措施加速推进与新增一揽子措施的出台已带来了业务表现的些许改善。中国统计局在声明中指出。
伴随持续的国内需求疲软以及自1999年来最长通胀期,企业财务状况承受了较大压力。尤其,10月份生产者价格出现了出人意料的加速下降,与此同时,工业产出也显现出下行趋势。不过,自从去年9月以来一系列措施(如货币宽松和对房地产市场的支持)实施后开始显现复苏迹象与信心增强。基础设施投资保持稳定,且10月城市失业率降至四个月来的最低点。
然而,新的挑战正在浮现。随着美国总统大选结果的揭晓及其可能对中国商品征收高额关税的威胁,这有可能给依赖出口的亚洲国家——中国,尤其是其已遭受来自欧盟等地区更严格贸易壁垒影响的出口部门带来进一步冲击。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35
原因:
文章主要聚焦于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 工业利润持续下滑:连续三個月下降,且幅度较大,说明企业盈利能力受损严重。 * 疲软的生产者价格和工业产出:表明需求不足,市场景气低迷。 * 企业财务压力加大:由于弱势国内需求和长期的通货紧缩,企业面临资金困难。 * 美国新总统对中国商品征收高关税的威胁: 对中国的出口行业造成新的冲击,加剧了经济的不确定性。 尽管文章也提到了某些积极信号,例如基础设施投资稳定、城市失业率下降等,但总体上对中国经济前景持谨慎态度,负面情绪占主导地位。
原文地址:China’s Industrial Profits Extend Fall on Deflation Woes
新闻日期:2024-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