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请求中国船舶返回波罗的海水域,以协助调查近期海底光缆损坏事件。该事件发生于11月17日与18日之间,影响了芬兰与德国以及瑞典至立陶宛之间的两条光缆线路。德国防长假定这可能是蓄意破坏行为。
瑞典、德国和立陶宛在上周启动刑事调查,重点关注“怡彭3号”散货船。该船只于11月15日从俄罗斯的乌斯特-卢加港出发。路透社的数据分析显示了船舶位置与损坏事件的时间相符。这艘目前停泊在丹麦专属经济区内的船舶,正受到丹麦军舰的密切监视。
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森表示:“瑞典方面已与中国及其船只取得联系,并表达了希望其向瑞典水域移动以协助调查的愿望。”他还强调“并未提出任何指控,而是寻求澄清事件的具体情况。”
中国外交部回应称,与瑞典以及相关方之间沟通渠道通畅。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与其他国家合作保护国际海底光缆及其他基础设施的安全。
西方多个国家的情报部门确认这两次光缆损坏系由该中国船舶造成,但他们在事故是否为意外还是故意间持不同意见。美国海军情报部评估显示两起事件均属意外情况;然而其他国家的情报官员认为不能排除有计划破坏的可能性。
查塔姆之家高级研究员乔达·贝戈指出,在每年约150至200起类似事件中,大多数是意外。她强调了该地区存在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需要对此类事件进行调查。“尽管找到责任人的时间可能漫长,并且证明其意图的难度极大”,她说,“在确定是否为破坏行为或意外之前,都无法轻易排除其中任何一种可能性。”
针对关于俄罗斯与此事相关的说法,克里斯坦森认为瑞典对中国的请求能获得积极回应是“希望所在”。
中国政府表示已与涉及方保持顺畅沟通。去年有海底燃气管线和多条波罗的海下的电信电缆受损,导致芬兰警方推测该事件可能是中国船只抛锚引发。但尚未公布这些损害是否为偶然还是故意。
这组译文力求直接、精炼,尽量贴近原文的意思而不做过多解释或转换中国人阅读习惯的操作,确保信息传递精准无误。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25
原因:
该报道多次提及中国船舶与海底电缆故障的关联,并引述了西方情报官员怀疑中国船只可能导致此事件,以及去年类似事件发生在同一片海域,都带有负面的色彩。 尽管报道中提到了中国对维护海底电缆安全的承诺和强调与各方沟通顺畅,但也未能有效缓解外界对该事件的疑虑,尤其是没有明确说明关于2023年事件的判断。
原文地址:Sweden urges Chinese ship to return for undersea cable investigation
新闻日期:2024-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