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针对13家美国防务企业实施制裁”

在回应美国总统拜登政府最近批准向台湾出售武器装备一事引发的争端后,中国政府于周四宣布对13家美国国防企业和多名高管实施了制裁。

据外交部指出,华盛顿上月同意的一批价值3.87亿美元的防御性武器销售计划,包括战斗机零部件等产品,已严重损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为此,中国针对13家美国企业采取了措施,其中包括无人机制造商RapidFlight与BRINC Drones公司,以及Raytheon的海军动力总裁Barbara Borgonovi、BRINC Drones公司的创始人兼CEO Blake Resnick在内的六位高级管理人员。

宣布制裁行动时,中国政府引用了新近实施的反外国制裁法。这与美国对中国的惩罚性措施相呼应,并成为中国采取更广泛应对措施的一部分。

此前,中国已因针对台湾的武器销售于9月对美国防务企业实施过类似的制裁。

所采取的制裁包括禁止这些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以及禁止被点名的高管进入中国内地。由于美国企业本身已在遵守美国规定的情况下被限制与中国的国防工业合作,因此这些制裁实质上的影响力有限。

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教授Ja Ian Chong表示:“习近平领导下的中国政府愈发倾向于使用经济手段来对国际关系施加压力。”

他补充道:“但考虑到美国防务承包商在中国的业务活动受限程度较高,这些制裁更多具有象征意义,可能旨在警示其他国家防务公司在向台湾提供装备和服务时要注意风险。”

中国坚持认为台湾是其核心利益所在,并且领导人习近平明确表示统一台湾将是必然的结果。如果必要,北京将会采取军事行动。

就台湾问题上美中双方的分歧而言,《台湾关系法》要求美国为维持台湾稳定提供防御性武器。1982年中美双方又签订协议,同意在两岸实现和平解决时逐步减少军事装备交易的数量。

对于中国认为违反承诺的主张,美国指出中国不断增大的军事压力(包括对台日常飞行与军演),使得确保台湾有足够的自我防卫能力变得更为关键。

即将上任的特朗普政府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尚未可知。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已展现出对台湾民主支持的矛盾态度:他呼吁台湾大幅增加国防预算,并批评其半导体产业的主导地位,同时提名倾向于台湾政策的联邦参议员马可·卢比奥作为可能的国务卿人选。

以上就是中国实施制裁的情况概要与美国回应中的部分争议点。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25
原因:

文章多次强调中国对台海局势的强硬立场和主张,比如将台湾问题视为“核心利益”,并提及习近平“不惜以武力解决”的态度。 
此外,文章也突出美国对台湾军售的支持,以及美国认为中国的军事压力使得台湾需要加强国防力量等观点,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在台海局势中的角色被解读为相对被动和被动的态势。
这两种解读都带有负面情绪,因此得分较高。

原文地址:China Slaps Sanctions on 13 U.S. Defense Firms
新闻日期:2024-12-05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