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中国宣布将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搭配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推动经济增长,此消息由高层会议传出。媒体新华社报导指出,在重要领导人会议结束后,中国的策略重点将是扩大国内消费并提升消费者需求。
随着股市上涨和中国政府债券价格上涨,香港恒生指数飙升2.8%,达到一个月来最高点,这是对中国高层会议内容的积极回应。按照计划,中国在 2025 年将秉持“发展与稳定并重”的原则,并实施更加主动的财政政策,以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根据新华社引述的高层会议摘要,会议强调了需确保房地产市场和股市的稳定运作,但并未透露更多细节。这次对货币政策的调整,被视为自2010年底以来的首次松动措施。
ANZ银行高级中国策略师邢兆鹏评论说,这表明中国政府可能会采取强有力、重大的利率下调以及资产购买行动,并且显示出对中国特朗普政府可能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的抵御信心。
面对全球经济形势的压力,今年中国的经济表现挣扎。为解决这一问题,政策制定者在九月推出了包括降低利率和向金融系统注入1万亿元人民币(约140亿美元)在内的多项最激进货币宽松措施。
对于2025年而言,若要在特朗普总统再次掌权的背景下维持5%左右的增长目标,同时应对可能高达60%以上的美国进口关税以及通缩压力,这将是颇具挑战的任务。中国政府当前设有五种不同的货币政策立场:“宽松”、“适度宽松”、“审慎”、“适度过紧”和“紧密”,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政策方向。
在中国应对金融危机后,自2010年中开始实行“适度过紧”的货币政策,而之后的会议明确指出需要转变至“适度过宽”的货币政策。在11月,中国政府宣布了总额为10万亿元人民币(约1.4万亿美元)的债务包方案以减轻地方政府资金压力,并稳定经济增长步伐。
尽管这一措施旨在长期解决市政财政失衡问题,而非直接向经济注入更多资金,然而美国新总统特朗普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威胁使得中国的工业领域受到了冲击。特朗普每年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价值超过4000亿美元。
作为应对,中国政府部长兰凤表示正在筹备进一步刺激措施以稳定市场,并防范通缩风险。此外,经济学家呼吁政府在政策制定中更加侧重于消费者需求,提供更有力的财政援助予低收入群体,并推进已承诺实施的税收、福利等结构性改革。
不过,截至目前为止,中国领导层更多地专注于提高依赖出口的制造业,通过这一策略实现了电动汽车、太阳能和电池行业等关键产业的重大成功。这些领域的进展已经引起了主要贸易伙伴的注意与反击。”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15
原因:
文章总体上对中国经济表现出乐观预期,尤其是在政策调整方面给予肯定。 一些体现积极情绪的词语或短语: * "China vows to ramp up moves to spur economic growth in 2025" - 表明对未来的增长充满信心 * "Stocks jumped and China’s government bonds rallied" - 反映市场对政策变化的积极反应 * "The policy tone shows strong confidence against Trump threats" - 体现出中国政府面对挑战时的决心和自信 * “appropriately loose monetary policy”, “more proactive fiscal policy” - 对新政策给予正面评价 然而,文章也提及了经济面临的压力,比如“China’s economy has struggled this year”,以及对美国贸易战的担忧,“Trump's tariff threats have rattled China’s industrial complex”。这些负面因素降低了文章整体的积极情绪得分。 总而言之,75分能较为准确地反映出文章中既有对中国经济前景的乐观预期,也有面对挑战的客观认识。
原文地址:China vows to ramp up moves to spur economic growth in 2025
新闻日期:2024-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