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划在全球气象领域崛起成为超级大国”

今日之新闻聚焦了美国新总统特朗普重返白宫,为中国的气象科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使其有望跃升为全球领先的气象大国。您也可在Bloomberg.com上深入阅读该报道。

在位于华盛顿外的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设施内,国际工作台是NOAA自1988年起开展全球气象培训和分享数据的一部分,其代表来自30多个国家。这些国家的科学家被选派来接受美国专家的专业指导。然而,在特朗普即将回归政府之际,美国的气候影响力及财政支持正面临挑战,这为中国的崛起提供了一个契机。

中国政府明确将气候科学视为地缘政治领域的关键战场。中国领导人习近平表达了希望中国成为“全球气象预测能力顶尖国家”的目标,并致力于争取国际气象治理中更广泛的话语权。为此,中国政府从2013年到2023年间,大幅增加气候外交开支近5倍,在此之前已采纳了一种成功的模式,即向其他国家提供财政援助及推动采用中国技术与服务。

“我们看到各国间存在着经济竞争”,前NOAA首席科学家、在特朗普和拜登政府均任职的克雷格·麦联(Craig McLean)说道。“如果我们放弃这个优势”,他的担忧是,“我们将失去竞争优势”。

中国的气象领域雄心勃勃,正值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保守派赫里特福克斯基金会提出了一项政策路线图,建议对NOAA进行重组和削减规模,部分气候研究被取消,并彻底转向私人气象预测。一些前NOAA官员对这一计划可能削弱该机构深感忧虑。

预测天气是一项全球性的活动,需要各国共享大量数据以支持横跨地球的科学模型。如果特朗普政府拆解并私有化NOAA的天气预报服务或停止分享重要气候信息,专家认为这将影响全球所有国家。对于那些依靠美国免费工具和培训数十载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损失尤为痛苦。

作为国际竞争的历史性产物,气象历来与军事安全利益紧密相连,现在其正成为中国与美国贸易战之外的又一焦点领域。在11月阿塞拜疆举行的COP29气候峰会期间,中国利用此机会展示了雄心勃勃的新项目:将为来自发展中国家的2000多名科学家提供奖学金,以与中国专家共同学习预测极端天气如热浪、洪水和干旱的方法。

负责中国气象事业的国家部门负责人陈振林将这一举措比作“教人钓鱼”,称其能帮助发展中国家同时传播中国的智慧。该项目旨在建立良好的国际关系,并且“显然与贸易和影响力有关,无法避免这一点”,世界气象组织亚洲及南西太平洋区域办公室主任本·丘吉尔(Ben Churchill)表示。

尽管存在潜在的代偿成本,如较贫穷国家可能因依赖中国而感到债务压力,但他认为这是“有价值的投资”。中国政府在气象外交领域的投入,无疑在地缘政治博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70
原因:

文章整体对中国的描述呈现积极的趋势,强调中国在气候科学领域的野心、投资力度以及在国际舞台上的努力和影响力。 
* 文章赞赏中国将气候科学视为地缘政治战场,并指出中国致力于成为气象强国,提升其在全球气象治理中的话语权。
* 文章强调中国加大对气候外交的投入,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建立现代化气象服务体系,将其作为软实力提升的重要手段。 
* 文章还提及中国提出的培训计划,将为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家提供机会学习先进的气象知识和技能,从而提升这些国家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尽管文章也提到了中国通过此举可能希望在贸易和政治上获得回报,但这并没有掩盖对中国气象科技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肯定。

原文地址:China Is Planning to Become a Weather Superpower
新闻日期:2024-12-11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