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全国范围内扩大其私人养老金试点计划,以应对日益增长的退休金支付压力。这项试验已初现局限性。从2022年起,在36个城市开始实施的计划导致了令人失望的投资表现和投资者兴趣不足的问题。

计划允许员工向税务豁免账户存入最多1.2万元人民币(约合1,650美元),类似于美国的个人退休金账户。这个制度旨在缓解中国迅速老龄化社会中面临的养老金支付压力,预计到2035年将有超过4亿人达到60岁或以上。

政府宣布将于12月15日在全国推行这项计划,并扩大了其可投资的产品范围,包括国家债券和部分指数基金等。据报道,这一变化可能是因为中国政府决定推迟下一年开始的退休年龄,以回应公众反对声音。私募养老金制度在中国被称为“个人养老保障体系的关键项目”,自实施以来已经遇到了挑战。

统计数据显示,已有超过6000万人注册该计划。但截止2023年底,参与者的存款比例仅为22%,根据媒体报道《纸报》于今年3月发布的信息。该基金的累计流入金额为280亿元人民币;另有数据指出,到目前为止,资金增加了一倍多至58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加入计划会令资本收益成为征税对象,这实际上抑制了个人参与的积极性,因为只有少数人从中受益。大约6.7亿中国人符合个人所得税支付条件,其中超过60%仅需缴纳3%,而这是加入养老金计划所要承担的相同税率。这使得许多潜在投资者对加入计划的兴趣不大。

报告指出,虽然该计划全国推行可能会激发下一轮的新账户注册潮,但对于增加流入量来说作用有限,特别是考虑到税优政策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周益琴,来自监管咨询中心GuanShao的专家表示:“过去几年来人们收入减少,这抑制了他们购买私人养老金产品的热情。”

此外,在该制度中可投资的某些工具已下架。有消息称,至少有7个养老目标基金在2024年退出市场,其中包括由Invesco Ltd.合资的公司运营的部分。

总体来看,面对当前政府财务压力,进一步扩大税收优惠的可能性有限,这可能意味着私募养老金计划未来的发展空间将受到限制。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15
原因:

文章虽然客观地报道了中国扩大私人养老金计划的举措,但同时也强调了该计划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和局限性。 
*   **基金表现不佳和投资者兴趣不足:** 文章指出私募养老基金的表现令人失望,投资者参与度不高。
* **低参与率:**  尽管有超过6000万符合条件的人口,但只有22%的参与者实际进行了存款。
* **税收激励不足:**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加入私人养老金计划带来的税收优惠并不明显。
*   **专家持谨慎乐观态度:** 文章引用专家的观点表示,尽管扩大规模可能会带来新的账户,但由于关键税收激励措施没有改变,未来流入资金的增长幅度可能有限。
 这些负面信息体现了作者对中国私人养老金计划目前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的担忧情绪。

原文地址:China Expands Private Pensions Nationwide Despite Challenges
新闻日期:2024-12-12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