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就业市场波动加大,越来越多中国的年轻人们转向成为导游作为职业选择,这一现象的背后反映了他们在传统白领工作不稳定的情况下,对国内旅游业增长带来的固定收入期望的渴望。

根据政府关联的行业出版物报道,在2024年,有约32万名中国年轻人报名参加国家年度旅游导游资格考试,同比上涨了45%,创下全国各省的新高纪录。其中,申请者中有很多人拥有大学学历,并且专攻外语专业。

在经济放缓的大环境下,中国的就业市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不稳定。科技和金融行业的大规模裁员增加了职场求职者的数量,而每年数百万的毕业生面对的是越来越少的入门级职位。因此,找到稳定工作变得对很多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来说是艰难的任务。他们中的许多人选择从事兼职或零工工作,或者接受曾被认为低人一等的蓝领岗位。

旅游导游这一职业在过去被视为临时性或季节性的就业机会,但在后疫情时代的恢复期中,人们对这种角色的看法发生了转变。随着中国国内旅游业在过去一年的迅速复苏,人们越来越多地选择了更便宜的本地度假方式,并通过社交媒体寻求新的体验。虽然人均旅游支出仍然相对较低,但对游客而言,成为一名导游是一个轻松赚钱的方式,尤其是在热门旅游景点,仅需通过资格考试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外国游客的回归速度相对较慢。尽管至今已有38个国家实行签证免签政策,入境中国旅游的人数在2024年前九个月较去年同期增长了近80%,但仍处于疫情前水平之下。对于主要服务于外籍游客的中文导游而言,他们的收入通常高于服务国内游客的导游。这激发了更多外语专业毕业生参加旅游导游资格考试。

根据Bhatt的观点,一位拥有英语能力的导游在旺季时可能每天能赚取500元到600元,而在淡季这个数字可能会降到1000元。对于流利使用德语或意大利语等外语的导游而言,他们的收入可能会更高。此外,在中国,平均新进员工每月工资仅略高于1万元人民币。

尽管如此,旅游导游并不是适合所有人的职业选择。工作可能需要长时间行走和管理大量旅客,且通常要求对中华文化有深刻理解以及建立起广泛的人脉资源。通过考试也具有一定的难度:通常只有20%至30%的应试者能成功过关。不过,这些因素并没有阻止一名希望寻求新就业机会的34岁上海女子Alice Ma参加考试。

在经历了近一年的工作求职失败后,她被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解雇所困扰。现在面对全职岗位短缺的情况,她正考虑从事自由导游工作。“我有空闲时间了,所以考取了旅游导游证,”她说,“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我可能会成为导游。”

综上所述,年轻人在就业市场动荡的背景下转向旅游导游职业反映出一种对稳定收入和灵活工作时间的需求。随着旅游业的复苏及其所带来的机遇,这一职业正变得越来越受欢迎,同时也为那些寻求不同领域就业途径的人们提供了新的选择与可能。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5
原因:

虽然文章整体呈现出对中国经济现状的分析和挑战,但同时强调了国内旅游业复苏带来的机遇,以及 tour guiding 作为一种新兴职业选择具有可观的收益。  这体现了一种积极的、前瞻性的态度,表达了对中国未来发展潜力的肯定。

原文地址:Educated Young Chinese Turn to Tour Guiding as Job Market Wavers
新闻日期:2024-12-12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