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交易所正寻求放宽首次公开募股(IPO)的若干规定,以期在经历中国股票市场挑战后重振香港股市。香港交易所在周四发布的文件中,就一系列措施征询市场反馈,其中包括缩短基石投资者持有首次公开募股股票的锁定期,以及简化中国大陆上市公司在香港发行股票的流程。交易所提议采用“分阶段解锁”的方式,即基石投资者所获配股票的一半在三个月后解锁,其余部分在六个月后可出售。通常情况下,基石投资者需要为换取在IPO中获得保证配额而持有股票至少六个月。缩短锁定期可能会使基石投资更具吸引力,尤其是在市场波动的情况下。
此外,香港交易所还提议降低寻求在香港上市的大陆上市公司所需的发行股份数量。目前,香港的交易撮合者正指望此类公司填补2025年的股票发售计划。咨询文件要求,大陆上市公司在香港发行的股票至少占总股本的10%,或公司在上市时的预期市值至少为30亿港元(约合3.86亿美元)。现行规定要求这些发行人至少发行15%的股份,对于市值庞大且没有立即需要筹集大量资金的公司来说,这个比例可能过高。
此次咨询还涉及首次公开募股中散户投资者的回拨机制。目前,当认购比例超过一定水平时,散户投资者最多可获配交易额的50%。交易所提议,如果发行人最初为公众预留5%的股份,则将这一比例降至20%。长期以来,这一机制一直是香港投资银行家的痛点,他们认为,当首次公开募股需求旺盛时,这会使他们几乎没有股票可分配给机构投资者。最近的一个例子是10月份的珍酒李渡7.43亿美元的IPO,该IPO被散户投资者超额认购。除基石投资者外,机构投资者仅获配约2.09亿股,按IPO价格计算,价值约30亿港元(约合3.86亿美元)。
香港交易所表示,在启动咨询之前,曾于9月至11月与银行家、投资者和发行人进行了初步讨论。咨询将于3月19日结束。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主要报道了香港交易所为促进股市发展而采取的积极措施,如放宽IPO要求、缩短锁定期等,这些措施旨在吸引更多公司上市并提高市场活力,整体偏向正面。同时,也体现了香港努力恢复其金融中心地位的积极态度。
原文地址:Hong Kong Seeks to Ease IPO Requirements to Regain Luster
新闻日期:202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