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事者》书评:黎智英的跌宕人生
2020年8月10日清晨,大批武装警察抵达香港最著名的亲民主报纸之一《苹果日报》的总部。他们搜查了办公室,寻找叛国证据,并将该报的亿万富翁出版人黎智英押送着穿过他自己三楼的新闻编辑室。黎智英很快面临根据新的安全法指控,罪名是与外国势力勾结。几个月后,马克·L·克利福德在《惹事者》中写道,这是一本关于黎智英的生平和工作的简明记述,他写到黎智英开始意识到自己所处困境的严重性,并向他的同事发送了一条简洁的 WhatsApp 消息:“删除一切。”
黎智英否认有罪,他在去年秋天的审判中作证说,他只是试图“为香港的情绪照亮现实”。他的报纸曾大力支持该市2014年的雨伞运动,该运动谴责北京在1997年从英国手中接管该领土后加强对该领土的控制。
自从四年前被捕以来,黎智英一直被关在监狱里,经常被单独监禁。尽管当选总统特朗普曾吹嘘说,他“很容易”释放黎智英,但大多数观察家并不那么乐观。黎智英自己决定留在香港,而不是试图逃跑,他知道自己很可能会在牢房里度过余生。“我呼吁我的人民战斗,”黎智英在被捕前不久向苏联前持不同政见者纳坦·沙兰斯基解释说。“我不能让他们失望。”
《惹事者》从最初的意义上讲是一部圣徒传:尽管它并没有完全忽略黎智英的缺点,但最终还是将他的主题呈现为一种活着的圣人。克利福德是香港一家报纸的前编辑,也是一位人权倡导者,曾在黎智英的一家公司董事会任职,他强调黎智英在捍卫民主和经济自由方面的自我牺牲和勇气。克利福德写道,黎智英的故事最终揭示了“一个超越物质监狱,发现自己精神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自由的人”。
黎智英的旅程——从中国内战时期在中国南方广东省贫困的童年到成为香港最富有的人之一——是一个真正引人入胜的故事。1949年毛泽东的革命颠覆了他的家庭生活。黎智英回忆说,他看到共产党官员强迫他的母亲跪在碎玻璃上。食物是如此稀缺,以至于她故意在作为厨师的劳改场所烧米饭,以便可以带回家喂养孩子。在最糟糕的日子里,黎智英回忆说他们吃烤田鼠。6岁时,他会搜寻香烟头,去除烟草残渣,然后重新卷起出售以赚取微薄的利润。他心烦意乱的父亲在他年幼的儿子休息的同一个房间里试图上吊自杀。
12岁时,黎智英决定偷渡到香港。他在工厂工作,失去了一根指尖。自19世纪以来一直由英国统治的这个殖民地充满了盎格鲁-欧洲文化。“我注意到每个成功的人都说英语,”黎智英回忆说。他专心听美国之音,并在空闲时间浏览字典。
黎智英最终开始经营自己的工厂,并在寻找低成本供应商的美国百货商店买家中奔波,在快时尚领域赚取了他的早期财富。他成为他所谓的“西方文化、价值观和制度”的福音传播者,分发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的副本,并最终与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结为朋友。
尽管克利福德没有详细介绍,但黎智英也开始表现出不受约束的资本主义的一些丑陋特征。在他创立第一家零售连锁店几年后,他开着一辆金色劳斯莱斯,并饲养了一个私人动物园,里面有“孔雀、一只飞狐、鹿、一只猴子和一只喜欢喝奶油苏打的宠物熊”,克利福德写道。
黎智英的媒体事业也带有某种色情的过分之处。在他创办的出版物——《壹周刊》和《苹果日报》——他为他的狗仔队购买了摩托车,以便在尸体还未冷却的时候到达车祸现场,他的报纸还详细介绍了香港热闹的卖淫场所的用户友好评论。
然而,在北京1989年镇压天安门广场的抗议者之后,黎智英发现了一种新的使命感。“在天安门广场事件发生之前,我对中国没有任何感觉,”黎智英在接受采访时说。“突然间,就像我的母亲在黑夜中呼唤我,我的心打开了。”黎智英与亲民主活动家和西方权力人物建立了一个关系网络。当雨伞运动爆发时,黎智英与其他抗议者一起走上街头,在肯德基餐厅旁边的草坪椅上主持。
尽管黎智英表现出明显的勇气和足智多谋,但克利福德将他描绘成资本主义和西方方式的殉道者,这有点令人不满意。我们现在非常清楚,黎智英所拥护的那种自由市场原教旨主义会导致加剧仇外民族主义的不平等。西方世界本身现在由一个开始使用诉讼和恐吓来压制新闻界的人领导。克利福德故事中意想不到的受害者是黎智英为之牺牲如此之多的“西方价值观”。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70
原因:
文章虽然以书评形式出现,但通篇都在暗示中国政府对黎智英的迫害以及对香港民主的压制。文章突出黎智英的个人英雄主义,并将其与中国政府的专制形成对比,负面情绪明显。
原文地址:Book Review: ‘The Troublemaker,’ by Mark L. Clifford
新闻日期:2024-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