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世纪90年代与中国接触的策略,如今被简化为一种稻草人式的版本,我作为亲历者并不认同。那时,本报虽主张贸易往来,但也强调在保卫台湾问题上需保持军事戒备和威慑。例如,我们曾发表社论,要求比尔·克林顿部署第七舰队,以阻止北京在台湾周边进行的早期导弹威慑演习。

那时和现在一样,任何有思考能力的人都明白,西方对中国发展方向的期望与中国共产党的利益相悖,这预示着未来的冲突。大约二十年后,本专栏不仅看到了来自中国的网络威胁,也认为奥巴马政府对华为的打压并非解决之道,反而是一种放弃杠杆的行为。如今的TikTok亦是如此:中国的间谍活动、宣传和网络战威胁依然存在。TikTok在美国的商业成功使得北京有所顾忌。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指出了中国存在的网络安全威胁、间谍活动以及宣传攻势,同时暗示了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期望之间的冲突,这些都体现了作者对中国负面的一面有所担忧。

原文地址:What ‘Engagers’ Got Right About China
新闻日期:2024-12-27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