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19世纪技术威胁人工智能

尽管美国作为衰落中的大国之说甚嚣尘上,但在人工智能领域,美国领先于其主要竞争对手中国。这得益于硅谷独特的能力,能够将科学家、企业家和风险资本汇聚一堂。然而,要保持在21世纪这项技术中的领先地位,关键在于利用19世纪的一项技术:电力。

而这恰恰是美国需要迎头赶上的地方。

先进人工智能系统的开发需要大量的能源。训练这些系统的核心是大量的专用计算机芯片。据估计,训练最新的ChatGPT人工智能系统GPT-4所消耗的电力,大致相当于美国数千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这些巨大的需求已经触及现实的限制。美国电网因数十年的投资不足和监管僵局而受阻,无法满足人工智能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在全国各地,能源投资者正等待开发2.6太瓦的新电力容量,主要来自风能、太阳能和电池发电场。未接入电网并等待接入的发电总容量自2014年以来增长了约八倍。增加这些容量将使国家发电能力增加约两倍,并有助于满足人工智能的未来需求。

在数据中心热点地区弗吉尼亚州,数据中心接入电网的等待时间可能长达七年。该州的一些县正在对数据中心施加限制。

这些项目因碎片化的政策和漫长的审批程序而停滞不前。阻碍美国竞争力的并非中国,而是美国相互冲突的法规、过时的结构和错位的投资激励措施,这些都阻碍了协调一致的电网扩张。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基础设施项目——从发电厂、输电线路到整个数据中心——从蓝图变为现实。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强大的能力可能有助于中国缩小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差距,甚至超越美国。截至2023年12月,中国已建成34条特高压输电线路,总长数万英里,实现了高效的远距离电力输送,而美国则一条也没有。

由于出口管制,中国的人工智能公司目前难以获得美国设计的最新芯片。然而,这些芯片的灰色市场正在形成,而且通过必要性的创新,更具竞争力的中国制造的替代芯片出现只是时间问题。如果这种情况发生,这些公司快速扩大电力容量的能力将使它们能够运行庞大的训练集群。

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电力容量扩大了约七倍;根据能源智库Ember的数据,2023年,中国新增355吉瓦的电力容量,而美国仅为29吉瓦。在过去十年中,中国增加了三十多个核反应堆,而美国仅增加了三个。中国的核项目通常在七年或更短的时间内从批准到投入运营;而美国最近建造的几个反应堆则花费了十多年才投入运营。

美国行动迟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建筑和工程领域的技能差距和劳动力短缺,复杂的审批流程使项目陷入多个机构多年的官僚审查,以及高昂的资本成本。当地的反对意见加剧了这些延误,大大减缓了新能源基础设施的推出。

美国科技巨头不能忽视这些问题,在某些情况下,他们正在采取行动。微软最近达成了一项协议,利用三里岛核电站先前退役的反应堆之一的电力为未来的数据中心供电,足以满足数十万家庭的用电需求。谷歌宣布了一项合作,将投入200亿美元用于在新建数据中心附近建设可再生能源项目。

这种紧迫性也迫使大型科技公司转向更肮脏的能源,包括煤炭,这往往以牺牲其脱碳目标为代价,并可能对煤电厂附近的社区造成损害。

Meta的计划包括在路易斯安那州启动一项新的大型天然气发电项目;微软、谷歌和埃隆·马斯克的xAI也在依赖化石燃料。这些项目最终可能对美国减少碳排放的努力产生边际影响,但它们不足以克服人工智能的电力限制或解决瓶颈问题。

这就是政府可以介入的地方,明确声明要满足21世纪的需求。美国的电力系统需要利用太阳能和核能等清洁技术进行现代化改造和扩张。(披露:我是一家帮助在英国开发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公司的投资者。)政策和法规必须改变,以促进更快地批准发电厂、电网连接和输电。联邦、州和地方规则的交叉造成了额外的复杂性,甚至彻底的僵局。

美国已经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和旨在促进人工智能经济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出口管制,确立了半导体的重要性。现在,它必须以类似的关注和紧迫性来升级其电力基础设施。也许现在是时候成立一个能源加速管理局了,该机构的任务是简化关键清洁能源项目的审批。

电力不仅仅是一种公用事业;它是数字时代的基石。如果美国真的想确保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地位,就必须同样投资于为其提供动力的能源系统。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10
原因:

文章主要批评美国在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滞后,并提到中国的电力建设速度和规模远超美国。虽然没有直接批评中国,但对比之下,暗示中国在人工智能发展上可能因为电力优势而超越美国,这略微带有对中国发展速度的担忧和警惕。

原文地址:Opinion | The 19th-Century Technology That Threatens A.I.
新闻日期:2024-12-28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