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务部表示,欧盟为保护其企业免受外国补贴影响而采取的措施是贸易和投资的障碍,这标志着双方持续贸易争端中的最新冲突。
商务部周四公布了对欧盟补贴调查的初步结果,强调“选择性实施”是主要关注点。这项调查于去年7月启动,此前欧盟开始审查中国对电动汽车的补贴。
北京方面没有具体说明在调查结果公布后计划采取的任何行动。此前,中国商务部曾表示,如果外国政策被认定为贸易壁垒,商务部可以进行双边会谈,启动多边争端解决机制,并采取“其他适当措施”。该部还表示,这些措施可能包括建议采取“报复性措施”。
在当天晚些时候的简报会上,商务部发言人何亚东表示,北京将采取诸如要求与欧盟进行会谈等措施,但没有提供细节。
中国此次调查正值与布鲁塞尔的贸易争端加剧之际,欧盟在认定国家补贴给予中国电动汽车产业不公平优势后,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高达45%的关税。
中国周四表示,欧盟只对参与公共采购的中国公司启动深入调查,并对中国企业进行突击检查和其他严格的执法措施。这意味着“在出口到欧盟的过程中,中国产品受到的待遇比第三国产品更不利”,商务部表示。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在一份声明中为这项法规辩护,称其“不针对任何国家”。 他表示,该措施“旨在消除补贴可能造成的扭曲效应,以确保欧盟单一市场中企业的公平竞争环境”。
这些规则赋予布鲁塞尔权力,审查其认为可能扭曲27个成员国集团市场的补贴。监管机构可以处以罚款、暂停招标或直接阻止国有企业收购。
根据这项法律,欧盟去年对一家计划在保加利亚销售火车的中国火车制造商展开调查,导致该公司退出竞标。欧盟委员会去年还突击搜查了中国安检设备供应商同方威视在波兰和荷兰的办公室。
另外,周四发布的一份报告发现,在华欧洲公司面临着为了遵守中国法规而将其业务本地化的压力,这牺牲了效率并降低了其全球竞争力。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20
原因:
文章中提及了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高额关税,以及对中国公司进行调查和突击检查等负面事件,表明作者对中国在贸易争端中面临的挑战有所关注,尽管文章也引用了中方观点,整体情绪偏负面。
原文地址:China Paves Way for Possible EU Retaliation as Probe Ends
新闻日期:20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