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西藏的巨型水电站项目引发邻国担忧。

中国正在西藏高原与印度边境修建的墨脱水电站,如果建成,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其规模将超越三峡大坝。中国声称,该项目是实现清洁能源目标的关键,同时也是刺激经济和创造就业的手段。

然而,这个项目引起了环保主义者和中国邻国的担忧,部分原因是北京对此事的信息披露非常有限。该水电站选址位于地震多发区,且大坝所拦截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流经印度和孟加拉国,分别被称为布拉马普特拉河和贾木纳河,这引发了下游国家对水资源安全的担忧。

中国政府在去年12月下旬批准了墨脱水电站的建设,但并未公布详细信息,包括项目成本、资金来源、参与公司以及可能需要迁移的人数。目前已知的是,大坝将建在西藏墨脱县,位于一个峡谷中,那里河流形成一个马蹄形的大弯道,并在约30英里的距离内下降约6500英尺。

据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公司(PowerChina)2020年的估计,利用这一落差的动能,该水电站每年可发电3000亿千瓦时,是目前世界最大的三峡大坝发电量的三倍。三峡大坝的建设成本约为340亿美元。

中国尚未披露具体承建公司,但一些分析师认为,中国最大的水电基础设施建设商中国电建很可能参与其中。中国电建并未回应置评请求。

专家表示,由于技术挑战,在没有道路的500米深峡谷中建设大坝可能需要十年时间。甚至连大坝的基本设计也尚不清楚。四川省地质局高级工程师范晓表示,他认为一种可能的方案是在大弯道的顶部附近修建大坝,并通过钻入峡谷的巨大隧道引水。

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承诺,中国将在2030年左右实现碳排放达峰,并以可再生能源取代煤炭。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利用大型公共工程项目展示其工程实力,多年来一直在研究如何利用雅鲁藏布江的能量。

形成大弯道的地质力量也给大坝带来了风险。青藏高原是由印度和欧亚板块数百万年前碰撞形成的。时至今日,印度板块仍在缓慢地向欧亚板块移动,这也是喜马拉雅地区经常发生地震的原因。地震威胁着大坝的安全。中国官员表示,本月早些时候发生在日喀则附近的一次7.1级地震导致西藏五座水电站出现裂缝,造成120多人死亡。

即使墨脱大坝的抗震性能足够好,地震引发的滑坡和泥石流也难以控制,可能危及附近居民的生命。专家表示,大规模的挖掘工作可能会增加此类灾害发生的可能性。目前尚不清楚当地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对此项目的看法。西藏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严格控制,鼓励汉族人民迁往高原,并严格控制藏传佛教的活动。西藏只对持有许可证的外国人开放,外国记者通常禁止进入。

据报道,过去,藏族人民曾举行抗议活动,反对威胁其家园的水电站项目,包括去年在四川省的一次示威。墨脱大坝项目预计将给曾经是中国最偏远县的墨脱带来更多变化。据印度西藏研究员马修·阿克斯特称,政府已在该地区修建了高速公路,吸引了游客和探险者。

现在,为了给大坝让路,人们将被迫迁移,这可能导致农田和城镇被淹没。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人会受到影响。墨脱县的人口为15000人。范晓表示,西藏地广人稀,并不需要大量能源,而且大坝的预计发电量也将超过邻近省份的需求。四川和云南附近有许多水电站,其发电量已超过该地区的需求。将电力长距离输送到中国其他地区将非常昂贵。

该大坝可能会影响到下游印度阿鲁纳恰尔邦和阿萨姆邦以及孟加拉国的居民。西孟加拉邦污染控制委员会主席、河流科学教授卡利安·鲁德拉博士表示,如果大坝截留了泥沙,将导致下游沿河的土壤肥力下降,并侵蚀印度的河岸和海岸线。

印度和孟加拉国的科学家已要求中国分享其计划的详细信息,以便更好地评估该项目的风险。印度外交官也敦促北京确保该项目不会损害下游各邦的利益。中国表示已采取措施防止对邻国产生负面影响。

英国牛津全球协会研究水政策和环境冲突的研究员吉纳维芙·唐纳隆-梅表示,中国的不透明做法正在加剧不信任感。她说:“如果北京不发布水文数据和大坝的详细计划,印度和孟加拉国就会被蒙在鼓里,因此更难为减轻其潜在影响做好准备。”

中国和印度都指责对方试图控制水资源,以获取战略或经济利益,一些专家和官员称之为“水霸权”。该大坝可能被视为在中国与印度有争议的边界附近,包括中国声称是其领土的阿鲁纳恰尔邦投射中国力量的一种方式。

唐纳隆-梅女士说,由于中国位于上游,“中国可以做出直接影响下游水流的决定,这引起了印度的担忧”。印度一些官员提议在布拉马普特拉河的支流上修建一座大型水坝,以储存水并抵消西藏大坝可能造成的流量减少。但西孟加拉邦污染控制委员会的鲁德拉博士表示,这样的大坝可能会造成同样的土壤肥力和侵蚀问题。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50
原因:

文章主要关注中国在西藏修建大坝的潜在负面影响,包括对邻国水资源安全的威胁、环境风险以及地缘政治紧张。虽然也提到了中国发展清洁能源的努力,但负面情绪占据主导地位。

原文地址:China’s Tibet Dam Project Has Its Neighbors Worried
新闻日期:2025-01-27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