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寻求刺激消费以推动经济复苏,应对美国关税挑战**

北京——在今天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年度全体会议上,李克强总理阐述了政府摆脱当前经济困境的战略,将刺激消费作为首要任务。

李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今年政府的首要任务是刺激家庭消费,使“国内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和稳定器”。这意味着,去年全国人大会议上备受关注的“发展”主题退居次要地位,而提升中国的创新能力则降至第三位。

事实上,对国内需求的强调在此次人大会议之前已有迹象。长期以来,北京的政策制定者一直强调需要通过减少投资和出口,转向消费来重新平衡经济。然而,正如许多依赖海外需求来弥补国内经济疲软的国家一样,以可持续的方式重新平衡经济并提高消费份额并非易事。因此,北京此次大力扩张内需的举措意义重大,这对于重振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新冠疫情期间的封锁以及房地产价格的暴跌已经动摇了家庭信心,导致消费减少。反过来,企业被迫更加积极地竞争,主要通过降价来实现。这使得企业用于员工的资金减少,进一步加深了家庭的不确定感。为了刺激消费,政策制定者首先需要恢复家庭信心。李总理在讲话中表示,北京计划通过政府补贴、加强消费者保护以及推动增加家庭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来实现这一目标。

如果成功,这将扭转通缩螺旋,并创造一个更加积极的循环,即消费支出推动企业利润增长。这对于创新也很重要。疲软的需求和企业利润意味着研发资金减少,尤其是在推动中国近期重大创新(如DeepSeek的大型语言模型和Unitree的跳舞机器人)的科技领域。

中国转向消费的最大原因或许来自美国。中国的经济崛起得益于其作为“世界工厂”的角色,全球一体化的供应链有助于推动国内就业和利润增长。但这使得中国在全球化逆转时变得脆弱。强大的国内市场可以保护经济免受这种威胁。

中国经济学家李稻葵指出,地方政府在企业生产商品时获得税收收入,但在家庭购买商品时却一无所获。他认为,这凸显了税收改革的必要性,以激励地方政府促进消费。然而,北京在税收改革方面的记录并不乐观。例如,在2011年于重庆和上海试点征收房产税后,改革进展停滞不前。

中国领导人现在明确表示要将经济转向国内消费。这是一个重要的第一步,但接下来才是最困难的部分。

中国将2025年的经济增长目标维持在5%左右,这提高了人们对官员们将推出更多刺激措施的预期,以应对与美国的贸易战。这标志着中国连续第三年设定这一目标,但要再次实现这一目标将面临挑战。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10
原因:

文章主要关注中国政府为刺激国内消费、推动经济复苏所做的努力。文章突出了政府将消费作为首要任务,并制定了相关政策,例如政府补贴、加强消费者保护和增加家庭收入。这些都被视为积极的措施,表明中国正在积极应对经济挑战。

原文地址:China Seeks to Boost Consumption to Drive Economic Recovery Amid US Tariffs
新闻日期:2025-03-05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