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促使中国调整经济增长模式**
亚洲早晨,世界两端上演着截然不同的场景:中国人民大会堂内,所有立法者整齐划一地鼓掌欢迎习近平主席步入会场;而在美国国会,两派议员则为了特朗普总统的讲话,时而欢呼,时而嘲讽。这鲜明对比凸显出,过去几十年里日益紧密的两大经济体之间,裂痕正在扩大——过去,中国主要向美国消费者出售商品。
如今,特朗普总统希望美国增加本土制造,而中国则希望其人民增加消费。特朗普最近对中国实施的惩罚性关税,促使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着手解决中国在政治上面临的最棘手、也一再被延后的挑战:调整长期以来依赖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转而以14亿中国消费者为中心。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向与会代表和习近平主席(习近平主席位于会场中央)鞠躬致意后,于周三宣布,“大力促进消费”将是2025年政府的首要任务,以实现“5%左右”的宏伟经济增长目标,这一目标与过去两年持平。虽然在类似于美国国情咨文的年度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细节一如既往地匮乏,但李强恳请官员们加快步伐,“使国内需求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和稳定之锚”。
习近平主席在去年12月的一次讲话中使用了类似的措辞,该讲话直到最近才公开。他称向消费转型是“一项战略举措”,而非“权宜之计”,以此消除外界对其是应对特朗普的“膝跳反应”的批评。中国最高领导人表示,这对“经济稳定和经济安全”都是必要的。
几十年来,美国政策制定者一直敦促中国政府释放国内庞大中产阶级的消费能力,以帮助平衡世界最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流动。特朗普威胁要摧毁中国经济的一个主要增长引擎,以及中国可能进一步陷入通货紧缩的风险,使得习近平别无选择,只能更加果断地转向消费。
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中国分析中心研究员表示:“在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日益加剧,促进消费有助于北京减少对外部需求的经济依赖。向消费主导型经济的转型非常困难,因为北京需要大幅提高收入和社会保障,但又不愿大幅提高税收或从企业和国家重新分配足够的资源。”
中国也不想完全放弃对关键技术和产业创新的投资,这在李强总理周三提出的优先事项清单中位居第二。他表示,中国将着眼于推进生物制造、量子技术、具身人工智能和6G技术等领域。尽管中国在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并正在寻求更多的技术进步,以应对美国阻止其获取先进半导体的举措,但为了实现习近平主席的长期增长目标,提振消费是必要的,尤其是在疫情之后消费者信心持续低迷的情况下。
摆脱供应侧政策将标志着中国经济运作方式的重大转变。消费约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40%,而发达经济体则为50%至70%,导致持续的不平衡和贸易紧张。包括制造业在内的投资也占经济总量的40%左右,大约是美国的两倍,而且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也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尽管习近平主席拥有比邓小平以来任何人都大的权力,但他仍面临着在庞大的官僚机构中实施大规模变革的障碍,这些官僚机构包括数十个省级政府,所有这些政府都有激励机制来增加投资。提高消费的结构性改革(改革税法、引入更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减少内部贸易壁垒)成本高昂、面临阻力,并且需要时间才能奏效。与美国特朗普讲话期间党派关系紧张的情况不同,中国的政治斗争发生在幕后。政策辩论中最有影响力的声音往往是国有企业领导人,他们习惯于获得补贴。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21世纪中国中心主任表示:“如果你看看共产党内的精英,重工业,以这些国有企业老板的形式——他们在中央委员会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你没有普通中国人的同等代表,因为中国不是一个民主国家。”
早在特朗普赢得第二个任期之前,向消费的转变就已经酝酿已久。自从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欢迎外国投资者以来,中国从农业落后国家迅速崛起为新兴超级大国,主要通过鼓励地方领导人竞争投资的政策。他们竞相建造房屋、基础设施和工厂,这些房屋、基础设施和工厂在制造世界需要的东西方面变得越来越好。
第一个主要的障碍出现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促使中国领导人做出回应,推出了一项相当于当时GDP约12.5%的大规模刺激计划。当这种由债务驱动的建设热潮在2015年左右逐渐消退时,政府部门纷纷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减税和出口激励措施,以继续实现雄心勃勃的增长目标,从而产生了更多的债务和房地产泡沫,而习近平主席现在正试图刺破这个泡沫。
因此,中国发现自己陷入了不断恶化的财政困境:负债累累的地方政府既难以从土地销售中获得收入,也难以找到回报可观的投资项目,而由于工资停滞和房地产价值下跌,消费者感到更加贫穷。标准普尔全球评级首席亚太经济学家表示,日本和韩国等东亚国家也发现更难转向消费。他表示,中国在2015年之前通过减少对企业和行业的补贴,实际上取得了一些“良好进展”,但疫情和与美国的紧张关系导致政府部门重新转向以投资为重点的短期刺激措施。
李强总理周三宣布的提高消费的措施,并没有直接向消费者发放资金,这反映了北京方面长期以来对直接现金补贴的偏见。官员们仍然担心建立一个成本过高且让人们变得懒惰的福利国家。他们还担心,许多老年人无论如何都不会花钱,因为他们担心自己可能需要在未雨绸缪,这种心态使中国的储蓄率成为主要经济体中最高的国家之一。
然而,除了拨出资金供人们以旧换新汽车和智能手机外,习近平主席面临的更严峻挑战是重组政府,使其优先考虑消费而非投资。瑞银集团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表示,李强总理的讲话中提到的所有更广泛的内容——包括全国统一市场、社会保障体系、私营部门发展和就业保护——从长远来看更为重要。“所有这些都将提高收入、就业和信心,从而促进消费,”她说。
尽管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体制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每个省、市甚至地区的雄心勃勃的共产党官员都有自己的增长和收入目标要实现,以攀登晋升阶梯。这促使他们偏袒当地公司,以获得政府合同,或争夺投资,最终损害了更广泛的经济。一个例子是避税天堂。十多年来,中国一直在努力打击那些为了吸引投资而提供税收优惠或补贴的地区政府。但十年过去了,这仍然是国家审计署和官方媒体强调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在房地产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地方财政面临压力。清华大学经济学教授、北京政策的常任顾问表示,中国由大约30个省市的“重商主义地方政府”组成,这些省市生产类似的产品,并争夺政府购买。“必须进行一项改革,让地方政府分享他人生产的产品销售的部分税收收入,”他本周在彭博电视台表示。“今天,税收收入来自生产——税收制度应该改变,以便地方政府从消费中获得税收收入。”
消费税是显示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收入分成上存在分歧的主要问题之一。1994年,中国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份额,以便更好地在全国范围内重新分配资金。这一举措使省级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付公共服务和投资项目,而这仍然是它们的责任。此外,地方官员不允许出现赤字。
为了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省级政府转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LGFV),投资于基础设施项目。据一些估计,它们现在占中国负债的一半以上,保持它们的偿付能力变得更加困难。土地销售额的下降削减了一个关键的收入来源,迫使官员推迟向公共部门工作人员支付工资和向承包商付款。近年来,中国最高领导人一直在将更多的收入从中央转移到地方金库,包括承担更多的债务和分享目前主要对烟草、精炼油、汽车和酒精征收的消费税的资金。这样做的想法是让地方政府有动力促进消费,从而增加收入,从而减少它们促进投资的需求。然而,到目前为止,习近平政府还没有明确说明这将如何运作——这表明在扩大税基和转移根深蒂固的官僚机构方面存在困难。李强总理周三强调,有必要在实施全国统一市场方面取得更多进展,这是一个旨在消除中国内部贸易壁垒并更有效地利用资源的努力。国务院研究室官员陈长生在稍后对记者表示,地方保护主义和支离破碎的市场无异于“放弃自己的武术技能”。
推动更多消费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扩大对农民工的福利,这将是已经捉襟见肘的地方政府的又一项责任。经济学家估计,中央政府需要向地方政府转移数千亿美元,才能实现这一目标。中国人民银行前顾问刘世锦去年提议了一项10万亿元人民币(1.4万亿美元)的刺激计划,以改善公共服务,包括为农民工提供公共住房,并让他们平等地获得教育和医疗服务。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表示,社会福利改革是促进消费的“更可持续的途径”。“但这非常昂贵,”他说,估计在两年内需要高达1万亿美元。“他们在内部仍在争论,因为这是中国财政政策的重大转变。”
更多的资金将帮助中国地方政府在社会保障网络上投入更多资金,从而支撑摇摇欲坠的养老金制度。反过来,这将有效地让公民能够花更多的钱,而不必担心灾难可能使他们一无所有。
李强总理周三告诉共产党在逆境中要有信心,并向他们保证“中国经济的巨轮将继续劈波斩浪,稳步驶向未来”。观众席上的一位党员,来自沿海浙江省的李战国对此深信不疑。他在总理讲话后表示:“美国肯定会对中国产生影响,但他们越是压制我们,就越能激发我们的活力,我们就越有创新精神。”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着重介绍了中国政府积极调整经济增长模式,从投资转向消费的努力,并引用了中国领导人的讲话和政策措施,表明中国正在认真对待这一转型。文章也提及了中国在新兴产业中的优势和创新能力,以及对未来的信心。
原文地址:Donald Trump's Tariffs Push Xi Jinping to Overhaul China's Economic Growth Model
新闻日期:2025-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