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微调,债券市场现宽松信号**

中国债券市场正在欢呼央行对其向金融系统注入资金方式的调整,市场押注这一意外举措可能导致融资成本降低并保持收益率下降。周二,政府债券期货全线上涨,其中10年期国债期货涨至两周多以来的最高水平。此举出台之际,市场猜测,由于政策制定者将调整中期借贷便利(MLF)工具的使用方式,银行将能够以更低的成本从央行借入一年期贷款。

中国人民银行(PBOC)周一晚间表示,将允许符合条件的银行对通过MLF借出的贷款支付不同的利率,而不是固定成本。分析师和央行旗下《金融时报》的评论文章认为,这意味着银行现在可以按照更接近市场 prevailing 的利率借款,而近年来市场利率大多低于官方MLF利率。这对政府债券来说是个好消息,因为中国商业银行(债务市场最大的投资者)将发现,使用借来的流动性购买固定收益产品更有利可图。

虽然是隐性的,但此举也表明央行更愿意放松货币政策,这与过去几个月央行的行动形成对比,当时央行通过收紧流动性和观察债券下滑来捍卫人民币。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的经济学家在周二的一份报告中写道:“我们认为潜在的小幅降息是货币政策立场从今年迄今的鹰派转向宽松的信号,因为中国政策制定者正在为外部波动做好准备。”他们指出,美国加征关税是经济增长面临的关键风险。

中国10年期国债期货一度上涨0.3%,随后涨幅收窄,而30年期国债合约上涨0.6%。在现货市场,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1个基点至1.82%。市场一直在呼吁中国人民银行降息,因为 prevailing 市场融资成本持续低于MLF利率。一年期AAA级可转让存单的利率是衡量银行间短期借款成本的指标,目前为。

截至周二下午4:45,中国人民银行尚未公布最新的MLF利率。中国高层领导人在12月首次认可了自2010年以来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但中国人民银行尚未采取广泛的宽松措施。中国央行到目前为止跳过了备受期待的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举措,存款准备金率决定了银行必须持有的现金储备。由于美元的强势最近才有所缓和,而且美联储的降息路径仍然不确定,央行暗示对放松政策持谨慎态度。在国内,银行不断缩窄的净息差也限制了进一步降息的空间。除了定价方法的改变,中国人民银行还宣布3月份通过MLF工具净投放630亿元人民币(87亿美元),这是自7月份以来的首次净投放。

中信证券分析师在周二的一份报告中写道:“MLF招标方式的改变和净投放的恢复释放了一个宽松的信号。”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50
原因:

文章主要报道了中国央行通过调整MLF操作释放宽松信号,债券市场对此反应积极,表明市场对中国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认为此举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支持经济增长。

原文地址:Bond Market Sees Hint of Easing in China Monetary Policy Tweak
新闻日期:2025-03-25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