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液化天然气需求放缓,年度进口量或罕见下降**

由于中国正迅速削减液化天然气的海运进口,这威胁到全球范围内数十亿美元项目的增长预测。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称,中国液化天然气的购买量今年将出现自2022年以来的首次下降。尽管需求放缓为争夺同一供应来源的欧洲买家提供了短期缓解,但若消费持续下降,可能会在本十年晚些时候,当更多项目上线时,造成供应过剩。

彭博新能源财经分析师李表示,已将今年中国液化天然气进口量的预测下调至7489万吨,这比之前的预测减少了约1100万吨,也低于2024年的进口量。此前,今年前两个月的进口量已降至七年来的最低水平。李表示,此次修正的原因包括第一季度较为温和的天气、来自哈萨克斯坦的陆路供应增加、美国关税对经济的影响以及欧洲的低库存。

液化天然气供应商已投入数十亿美元用于新的出口项目,他们假定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买家将支撑未来几十年的需求增长。壳牌等公司押注,这种超低温燃料的贸易将在未来几年蓬勃发展。但人们对中国在提高消费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怀疑。由于煤炭、可再生能源、国内生产的天然气或从俄罗斯和中亚通过管道输送的天然气等更便宜的替代品,中国的需求变得脆弱。经济增长放缓和降低能源成本的压力也削弱了中国对液化天然气的需求,由于加工和运输成本高昂,液化天然气的价格通常更高。

其他公司也在下调对中国的预测。ICIS预计今年的进口量为8100万吨,比之前的预测减少了200万吨。咨询公司瑞斯塔能源的分析师王远达表示,中国买家正在将合同中的液化天然气转移到欧洲,以利用那里的更高价格。摩根士丹利表示,今年到目前为止,欧洲已进口了全球35%的液化天然气,高于2024年的平均25%。

王远达表示,如果炎热的夏季刺激空调需求和电力需求,或削弱水电产量,中国市场应在未来几个月反弹。其他有利因素包括中国将液化天然气作为卡车的替代燃料,尽管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的估计,这需要液化天然气的价格比柴油低30%。

尽管作为中国能源安全努力的一部分,国内天然气产量正在增加,但中国天然气的总体消费量预计仍将上升。去年的产量创下纪录,各大石油公司正越来越多地转向天然气以推动其上游业务。彭博行业研究表示,如果秦皇岛煤炭基准价格跌破每吨400元人民币,中煤能源可能会遭受损失。彭博行业研究表示,主要集中在材料和公用事业领域的公司占CSI 300指数2023年温室气体排放量的55%,他们的气候努力对中国的脱碳路线图至关重要。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已获得中国批准,可以在香港进行可能轰动的股票发售。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0
原因:

文章提到了中国能源结构的调整,以及国内天然气产量的增加,这可以被视为中国在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的进展。但同时也提到,中国买家将液化天然气转移到欧洲,以利用那里的更高价格,所以对中国有一定积极情绪。

原文地址:China’s LNG Thirst Slackens as Annual Imports Set for Rare Drop
新闻日期:2025-03-26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