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抛售资产风波:挑战中国对外开放形象**

在全球贸易摩擦加剧之际,中国正努力将自身定位为投资者眼中稳定的合作伙伴。然而,围绕李嘉诚旗下公司出售全球港口资产一事引发的争议,正考验着中国为吸引外资所做的努力。

就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承诺将在北京与全球企业高管会晤时,营造“可预期”的商业环境后不久,中国市场监管机构表示,将对李嘉诚旗下公司和记黄埔出售全球43个港口(包括巴拿马运河的两个港口)的交易展开审查,理由是需要“保护公共利益”。

与此同时,负责香港事务的中国官员在社交媒体上转发文章,指责李嘉诚在价值228亿美元的资产出售中“与美国霸权势力勾结”。此前,美国总统将这项潜在交易描述为美国对该运河的“收回”。

北京试图干预一家在拉丁美洲开展业务的私营企业,这可能会削弱习近平提振外界对中国经济信心的努力。去年,中国的外商投资降至数十年来的最低水平。叫停这项交易,也可能让美国领导人宣称和记黄埔最终受中国共产党控制的说法更有说服力,这可能会影响全球中国私营企业的声誉。

牛津大学中国中心研究员、前瑞银首席经济学家表示:“这与中国旨在吸引私营企业的努力背道而驰。北京实际上是在告诉世界,在中国共产党眼中,私营和公营之间没有真正的区别。”

在恢复交易后,和记黄埔的股价出现了一周多以来的最大跌幅。知情人士透露,巴拿马港口交易仍在进行中,但双方可能无法按照原定的4月2日签署最终协议。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周一在北京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方反对胁迫,指的是特朗普政府向巴拿马施压以遏制中国影响力的行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未回复传真置评请求。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暗示中国政府干预私营企业交易,损害了其对外开放和吸引外资的形象,并且可能加剧国际社会对中国企业受政府控制的担忧。

原文地址:Xi de China vs. Li Ka-shing daña esfuerzo proempresarial
新闻日期:2025-03-31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