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融入东南亚:历史悠久,未来何去何从?**

几周前,我推荐了迈克尔·罗的《异乡客:排斥、归属与美国华人史诗》,这是一部感人至深、文笔流畅、研究细致的移民史。在某种程度上,罗的书与黄颐铭的《帝国边缘:一个家庭对中国的反思》相辅相成。罗的书考察了近200年来华人移民美国的历史,重点关注了19世纪末加利福尼亚州和太平洋沿岸各州动荡不安、甚至带有种族灭绝色彩的时期。而黄颐铭则追溯了他父亲从二战时期中国沿海和香港到朝鲜战争期间的满洲,再到被纳入人民共和国的新疆的史诗般的旅程,在那里,汉族成了享有特权的少数民族。

这两本书共同提供了华人身份的立体视角——移民到遥远而充满希望和敌意的大陆的经历,以及在中国本土,当国家确定其领土范围和雄心壮志时的华人经历。

我认为,第三个方面也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即华人移民东南亚的传奇故事。今天,从缅甸到新几内亚的地区,居住着超过6.75亿人口,分布在十几个国家,包括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充满活力的经济体。其中约有2500万华人。据估计,东南亚约4000亿美元的个人财富中,约四分之三由该地区的华人持有。此外,东南亚还有大量具有华人血统的人,这个数字很难评估,这也使得该地区特别有趣。因为东南亚的华人虽然富有且有影响力,但他们似乎能够轻易地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这是他们在过去三四百年里付出巨大代价磨练出的一项技能。这是他们在有时并不友好的国家里得以生存的关键。

例如,虽然泰国6600万人口中,华人可能占14%,但一项研究估计,多达40%的泰国人拥有华人血统。这包括王室以及许多在政治和军事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家族。菲律宾的情况也类似:虽然官方统计的华人数量可能只有1100万总人口中的100万,但传统统治阶级的族谱中有很多华人祖先。通婚和融合是华人移民生存过程的一部分。这在该地区创造了独特的文化,包括马来半岛的土生华人,以及当地丰富的词汇,这些词汇可以追溯到中国广东和福建沿海地区,那里是东南亚大多数移民的来源地。曼谷街头美食与中国潮州人的烹饪之间存在着延续性。

虽然同化有助于移民融入,但他们的存在——无论是基因上的还是文化上的——长期以来都会引发本土主义的敌意。新加坡于1965年被马来西亚联邦驱逐,因为该城市以华人为主。在20世纪60年代,反共暴徒也将目标对准了印度尼西亚华人,仅仅因为他们与中国有关联。大多数受害者并非共产党员,但由于中国由共产党统治,他们成为了暴力和屠杀的受害者。1975年西贡沦陷后,许多逃离越南的所谓“船民”是华人,他们逃离了一个敌视其种族和文化的政权,尽管他们在该国生活了一辈子。

仇外心理是一种普遍的人类疾病。但这不仅仅是对陌生人的恐惧:这是一种不安,源于生活在北方那个庞大、贪婪的帝国的阴影下,而移民们很久以前就离开了那里。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西班牙和荷兰殖民政府屠杀或驱逐了华人。17世纪,西班牙人一直担心中国(或在台湾和南海岛屿活动的中国海盗)会入侵马尼拉。荷兰人竭力将华人居民贴上外国人的标签,并将他们歧视为投机商人和机会主义商人,当地人也采纳了这些污蔑之词。越南——在不同时期由中国朝代统治——曾进行过独立战争,并抵御了入侵(最近的一次是1979年)。这里有很多历史和偏执。

因此,华人移民——通常是为了逃离中国的贫困和动荡——不得不应对被视为掠夺性外国势力代理人的看法。但并非——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作为一种军事威胁。大多数国家将中国视为意识形态颠覆的根源,而不是潜在的入侵者(除了越南,无论如何,越南在那场为期一个月的零星战争中与北京打成了平手)。那是因为当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处于多次动荡之中——灾难性的大跃进、具有破坏性的文化大革命、以及后毛时代的模糊性。这是一个自取灭亡的意识形态和宗派混战的烂摊子。在相对繁荣的东南亚,任何有华人血统的人为什么要与这一切联系在一起呢?这促使他们进一步融入当地社会。我记得20世纪60年代我在菲律宾长大时,作为华人就有这种情绪:中国是失败者的象征。

但这一切都改变了——该地区华人身份的考量也发生了变化。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游客消费数百万美元;其公司投资数十亿美元;十多年来,中国已成为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包括该地区大部分地区的10个国家的经济和政治集团)的最大贸易伙伴。所有这些都可能促使与中国加强合作,即使只是为了团结起来对抗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关税(柬埔寨、老挝和越南获得的关税最高,分别为49%、48%和36%;新加坡获得的关税最低,为10%)。在东南亚,华人突然对自己的传统感到自豪——或者至少是以一种积极的方式感到好奇。想想电影《摘金奇缘》,其中的华人成分被大大提升。与此同时,中国拥有足够的军事实力,不再被视为地区失败者。事实上,菲律宾再次受到中国海军的威胁。因此,随着该地区的华人因重新崛起的中国而经历着被压抑的身份的觉醒,东南亚各国越来越警惕其拥有军舰和士兵、投资者和金钱的巨大邻国。我们将看到伙伴关系、竞争和顺水人情吗?中国会打民族感情牌吗?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情感结合。有人最好赶紧写一本书。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10
原因:

文章肯定了华人对东南亚的经济贡献和文化融合,也提到了中国经济崛起对东南亚华人的积极影响,以及他们对自身传统的自豪感。

原文地址:Chinese Have Integrated Into Southeast Asia for Centuries. Could That Fray?
新闻日期:2025-04-05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