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品进口在贸易摩擦加剧背景下萎缩,石油进口除外**
在特朗普政府通过对中国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来扼杀双边贸易之前的最后一个完整月份——3月份,中国的大宗商品进口量同比普遍下降。除了原油进口量激增外,这些数据表明,即使在4月初特朗普的关税冲击之前,中国经济放缓以及与世界最大消费国的贸易紧张关系加剧,已经削弱了对关键原材料的需求。这些数据还反映了中国2月份对美国大豆和3月份对液化天然气征收报复性关税所造成的供应中断。
政府的刺激措施以及在中美关系恶化背景下囤积库存的意愿可能限制了降幅。从环比来看,农历新年假期后通常会加速的工厂和建筑活动的增加支撑了需求。但未来几个月,对美国出口的潜在崩溃将成为主要的阻力。
由于国内需求疲软和库存激增导致国内价格大幅下跌,迫使进口商转售船货,中国大豆进口量同比下降6.4%。类似的情况也影响了天然气买家,进口量下降15%,贸易商被迫转售海运货物。
但中国的原油进口量表现突出,尽管炼油活动减弱以及转向电动汽车,但仍飙升20%,达到19个月来的高点。这一增长似乎是由独立炼油厂的囤积推动的,他们担心美国制裁可能造成的供应中断。
在金属方面,铜进口量下降6.7%,未来美国可能实施的需求破坏性关税只会进一步打压需求。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交割的铜相对于伦敦金属交易所的价格上涨后,未锻轧铜的购买量也有所下滑,原因是贸易商寻求从美国更高的价格中获利。国内产量的增加继续挤压进口,但运往冶炼厂的精矿出货量略有上升。
与此同时,金属出口商预料到贸易摩擦会加剧,因此提前发货。钢铁出口量增长5.7%,达到五个月来的高点,而铝出口量保持稳定,尽管中国在12月份取消了出口退税。稀土出口量激增20%。
中国镍进口量骤降37%。现在是中国从美国大豆转向巴西大豆的季节,但南美收成延迟了出货。3月份,中国政府加快了债券发行,以帮助经济抵消美国本月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巨额关税的影响,从而提振了经济。印尼顶级镍生产中心发生的事件加剧了人们对一种从低品位矿石中提取电池金属的方法的审查,引发了买家对这种重要供应来源未来的担忧。彭博情报表示,由于氧化铝价格持续下跌,抵消了美国贸易关税可能导致的金属价格下跌,氧化铝精炼厂的利润有所攀升。彭博情报表示,中国的气候负担可能会在2025年削减7%的天然气需求,以及高达22%的液化天然气进口量。英国商务大臣乔纳森·雷诺兹周日表示,在被迫拯救该国最后一家主要钢铁制造商后,英国将对中国未来在敏感领域的投资采取更为怀疑的态度。由于政府加快了债券发行,以帮助经济抵消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的影响,中国的预算赤字在3月份超出了预期。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20
原因:
文章虽然罗列了中国进出口的数据,但是突出了中国进出口因为贸易摩擦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中国商品进口在贸易摩擦加剧背景下萎缩”等语句,以及很多商品的进口下降,都体现了作者对中国经济因为贸易战而产生担忧。
原文地址:China’s Commodities Imports Shrink Bar Oil as Trade Woes Worsen
新闻日期:202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