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在关税全面生效前意外强劲增长**
中国在2025年前三个月实现了出人意料的强劲经济增长,而这尚未受到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全面影响。这一增长为中国应对与华盛顿持续的贸易战传递了积极信号。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三发布的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达到5.4%。这一数字远高于路透社调查的50多位经济学家的预期,他们此前预测的增速为5.1%。这一数据延续了2024年末以来出口驱动型增长的强劲势头。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民经济开局稳中有进,延续了上升态势。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当前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严峻性正在上升,国内有效需求增长动能尚显不足。”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增长备受关注,因为它正努力应对与美国不断升级的贸易战带来的影响。此外,中国还面临着多年的经济问题:房地产行业的危机、价格下跌的阴影以及消费者消费意愿的下降。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涵盖了第一季度的增长情况,这段时间正值美中贸易关系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特朗普对中国与芬太尼相关的商品实施了两轮关税,总计20%。但这些数据并未包括特朗普4月份生效的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额外“对等”关税的影响。目前,对华关税总额已超过惊人的145%。
当被问及关税的影响时,盛来运指出,中国反对美国的关税壁垒和“贸易霸凌”行径。他表示,关税将给中国经济带来“一定的压力”,但“无法改变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向好的总趋势”。他还强调:“中国经济基础稳固、韧性强、潜力大,我们有勇气、有能力、有信心应对外部挑战,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
消费支出和生产也超出了预期,3月份零售额同比增长5.9%,工业产出同比增长7.7%,高于1-2月份的5.9%。
**增长前景下调**
上个月,中国政府设定了今年“5%左右”的雄心勃勃的增长目标,这显示了其对出口导向型经济的信心。然而,经济学家认为,实现这一目标将非常困难。部分原因是自2024年末以来,出口增长尤为强劲,当时海外公司为了应对特朗普即将实施的关税而增加了订单。
专家认为,由于三位数的关税,3月份出口激增12.4%的强劲势头将难以在未来几个月保持。瑞银经济学家陶 Wang等人在周二的研究报告中写道:“我们认为,关税冲击给中国出口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并将对国内经济进行重大调整。”他们已将2025年的经济增长预测从4%下调至3.4%,前提是双边关税维持不变,且中国政府最终将宣布额外的刺激措施。
上周,投资银行高盛表示,美国关税将“严重影响”中国经济。它已将2025年和2026年的GDP增长预测分别从之前的4.5%和4%下调至4%和3.5%。
凯投宏观经济学家黄子春在周三的研究报告中写道,中国政府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宣布更多措施以加强国内消费,她认为这足以使经济增长保持在4%以上。“3月份宣布的预算允许进一步增加财政支出。而且,进一步的货币宽松政策可能很快就会出台,”她说,指的是政府支出以及央行为使借贷更容易而采取的行动。
**贸易多元化**
正如中国领导人在上个月全国人大会议开幕式上所表现出的那样,盛来运也试图展示中国有能力在面对来自世界最大经济体及其喜怒无常的总统的日益增长的贸易压力下,坚持既定方针。盛来运向记者指出,自第一次与美国的贸易战以来,中国一直在使其贸易关系多样化,减少对美国的依赖。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占海外总出货量的比例从2018年的19.2%下降到2024年的14.7%。
他表示:“多元化的市场格局正在形成,这也意味着我们对某一特定国家单一出口市场的依赖正在下降。因此,中国的外贸具有较强的韧性。刚刚发布的第一季度外贸数据显示,尽管外部限制有所增加,但出口仍增长了6.9%。”
周三,中国任命李成钢为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商务部副部长,接替了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在贸易谈判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王受文。中国正在发起一场全球魅力攻势,以宣传自己是一个比美国在政治和经济上更稳定的合作伙伴。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目前正在对东南亚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其目的也在于此。作为一个整体,东盟十国在2023年超过美国和欧盟,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报道,在周一与越南最高领导人的会晤中,习近平表示,两国应共同努力,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以及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10
原因:
文章强调了中国经济在面临外部压力下的韧性和增长,以及中国政府应对挑战的信心和能力。虽然提到了挑战,但整体基调偏向乐观。对中国经济增长超预期,以及中国政府有信心应对挑战,属于正面情绪。
原文地址:China posts unexpectedly strong economic growth before tariffs bite
新闻日期: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