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生根:华人移民美国的历史》书评:一部关于华人移民美国的深刻叙事

迈克尔·罗的《落地生根》一书以引人入胜的笔触,讲述了华人移民美国的历史。故事的开端与早期全球化的浪潮紧密相连。1848年加利福尼亚的淘金热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寻金者,其中也包括来自中国的淘金者。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正是许多学校、州政府以及特朗普政府认为具有争议和危险的历史。华裔为美国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遭受了数代的歧视和虐待。但若要完整呈现美国的历史,就不能回避这段往事。《纽约客》记者迈克尔·罗在《落地生根》一书中,以翔实的笔触,细致地描绘了华人移民美国的历程。他以公正的视角,避免了激进的 polemic 和对历史的美化,还原了移民们在这片既积极吸引他们前来,又试图将他们排斥出去的土地上的生活。

罗作为《纽约时报》的前调查记者,从旧报纸、法庭记录和移民案件中搜集了大量的史实。尽管故事的轮廓早已广为人知,但部分细节的挖掘仍然困难重重。例如,小学生都知道,在19世纪60年代,第一条横贯大陆的铁路建设者招募了华人劳工,让他们在内华达山脉的冰天雪地中铺设铁轨。在那个美国国家发展的辉煌时期,他们比任何人都更加努力地工作。然而,即使是最优秀的学者也无法弄清楚这些挥舞铁锤的人究竟是谁。铁路老板虽然对他们感到自豪,却无法分辨这些外国人,也没有在工资单上记录下他们的大部分姓名。

尽管困难重重,罗仍然挖掘出了大量鲜为人知的人物。虽然他将这本书描述为“一个民族的传记”,但它实际上是通过对个体人物的细致刻画而获得成功的——书中出现了一系列古怪而迷人的角色,既有华人也有白人,他们共同推动着叙事的发展。我们跟随像“华人名妓”阿 Той这样的企业家的脚步,她移民到旧金山,向那些渴望性爱的矿工们出售“一睹芳容”的机会,并积攒了足够的金粉,转行成为老鸨。

在国家的另一端,我们遇到了容闳,第一位毕业于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当这位对美国充满热情的青年回到中国时,他几乎忘记了自己的母语。随后,为了获取西方的知识和技术,中国政府在19世纪70年代派容闳带着数十名学生重返美国。美国人热情地欢迎这些学者进入他们的家庭——直到中国政府中断了容闳的使命,因为他们担心这些学生已经过于适应当地的风俗和宗教。

我在报道第二届特朗普政府的早期举措以及在中国进行报道时阅读了这本书,并且不断地发现与当前事件的相似之处。在19世纪,美国的资本家欢迎华人劳工——铁路大亨科利斯·P·亨廷顿曾说,“如果能有50万华人过来,对我们和这个州都更有利”——但许多政客却将他们的到来描述为一种“入侵”。

一些选民认为华人移民是一种奴隶制的形式。华人劳工被模式化地认为是“苦力”,受制于承包他们工作的华人老板。罗对这种观点提出了质疑,但也指出,华人劳工有时会被用来对抗他们的白人同事。例如,当马萨诸塞州的鞋匠在1870年举行罢工时,他们的老板派了一名助手去加利福尼亚州招募华人替代者。反对华人移民的人声称自己采取的是一种进步的立场,为了自由劳动。

这些反对者改变了美国对边境安全的观念。在美国早期历史上,并没有“非法移民”的概念,因为很少有法律管辖人们进入美国。这种情况专门为华人而改变。到19世纪80年代中期,只有某些特定类型的人——商人、教师和学生——才被允许下船。即使是他们也被剥夺了公民权。作为耶鲁大学的 junior,容闳在19世纪50年代成为了一名公民,但在1898年更为严峻的法律环境下,国务院裁定他的公民身份无效。

批评人士表示,华人移民助长了人口贩卖。一些妇女,特别是在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被婚姻的承诺所诱惑,在中国签订了合同,并被带到旧金山从事卖淫活动。

一些白人公民试图帮助这些受害者:1870年,传教士奥的斯·吉布森建立了一个家园,供那些被诱骗的年轻妇女逃离。然而,加利福尼亚州当局最终决定通过颁布法律来打击人口贩卖,这些法律使得亚洲妇女很难进入该州,并威胁要将她们从旧金山码头遣返,即使她们已经跋涉了数千英里。如果丈夫没有来接她们,她们就会被推定为妓女。美国最高法院的一名法官最终出面支持这些妇女,裁定一个州不能对移民进行立法。

尽管如此,华人移民仍然坚持在这个他们所选择的国家安家。1885年,加利福尼亚州洪堡县的白人居民发动暴乱,驱逐了整个华人社区(当地报纸呼吁“消灭这些瘟疫点”)。这只是本书详尽叙述的众多暴乱和谋杀事件之一。暴乱结束后,当地的一本商业名录自豪地宣称洪堡县是“该州唯一一个没有中国人的县”。但这并非事实:一些华人居民在白人居民的支持下留了下来;一位名叫查理·穆恩的多面手,在经历了这场大屠杀后幸存了下来,直到1943年去世时仍然居住在洪堡县。

直到1965年国会通过《移民和国籍法案》,推翻了旧的规定,使得华裔美国人能够开始接他们的亲属过来,华裔美国人的人口才显著增长。但早期移民的后代今天仍然生活在我们之中。罗的这本书讲述了加利福尼亚州历史学家康妮·杨·于的家庭故事。她的祖先包括19世纪60年代的一名铁路工人,一位在1924年被移民当局与子女分离的妇女,以及一位二战老兵。

尽管罗的故事的部分内容已经在其他书籍中有所讲述,例如 Mae Ngai 的《The Chinese Question》、Erika Lee 的《The Making of Asian America》和 Gordon H. Chang 的《Ghosts of Gold Mountain》,但这本书介绍了许多引人入胜的细节。如果说罗的作品有什么不足之处,那就是它所具有的优点:他向我们展示了如此多的角色,以至于很难记住他们,但读者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就会获得对美国移民完整复杂性的深刻理解。

我们听到了黄 Chin Foo 的声音,他是一位热情洋溢、自称“来自中国的传教士”,于 1879 年在芝加哥的一家剧院举行了一场公开辩论。他赞扬了中国人的勤劳,驳斥了一位白人水手在上海港口停靠期间形成的负面看法。

这本书中的其他人物似乎在与自己辩论。在 19 世纪 70 年代,最高法院法官 Stephen J. Field 推断,最近通过的第 14 修正案,保障“任何个人”享有“法律的平等保护”,适用于移民。多年后,在 1889 年的一项裁决中,法官 Field 称中国人为“这片土地上的陌生人”,并写道,联邦政府有权驱逐他们以抵抗“外国侵略”,就好像移民是一种战争行为。

还有 Frederick Douglass。他刚从反对奴隶制的斗争中走出来,就宣称“一个新的种族正在我们的边界内出现,并要求得到关注”。他说,中国新来者拥有“迁徙的权利;移民的权利;这种权利不属于任何特定的种族;而是同样属于所有人,也属于所有人”。

并非所有人都同意当时存在“迁徙的权利”,而且这个概念现在肯定已经过时了。但正如《落地生根》提醒我们的那样,移民总能找到来到这里的方法。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10
原因:

文章肯定了华人对美国建设的贡献,并描述了华人如何在逆境中落地生根,展现了华人的坚韧和适应能力,以及他们对美国社会多元化的影响。同时,文章也强调了华人移民对当今社会的重要意义,华人也为美国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原文地址:Book Review: ‘Strangers in the Land,’ by Michael Luo
新闻日期:2025-04-29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