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摩根大通分析师打造台湾量化交易巨头,回报率高达51%**
刘先生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悄然在台湾建立了一个量化交易强企,引起了其他市场参与者的敬畏,也引发了人们对其公司内部运作的好奇。刘先生的自营交易公司UC Capital去年10月突然声名鹊起,当时该公司透露自己是购买大谷翔平在一赛季中取得50个本垒打和50次盗垒的棒球的买家。这次购买以及这家神秘公司走出幕后,都是经过精心计算的举动。这位前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分析师在一次采访中表示,他希望吸引顶尖人才加入UC,并保持与世界上一些最好的对冲基金和交易公司相媲美的回报。
据刘先生向彭博新闻社展示的内部记录显示,这家总部位于台北的公司自2021年从另一家公司剥离以来,平均年内部回报率达到了51%。刘先生表示,UC的低调使得在台湾招聘人才变得困难,因为最有前途的年轻专业人士往往会涌向包括台积电和联发科在内的芯片巨头。“科技行业的吸引力太强了,”这位44岁的企业家感叹道。“在许多传统的台湾家庭中,金融投资和交易并不被认为是一项合适的职业。”
刘先生希望改变这种观念。高频交易公司正在成为台湾股市日益壮大的力量。台湾股市在2020年从过去每五秒通过集合竞价撮合交易的模式转变为连续竞价模式。过去十年,台湾股市规模翻了一番,交易量猛增,吸引了来自 Citadel Securities 和 Jane Street Group LLC 等公司的自营交易员和做市商(他们从海外交易台湾股票),以及一批本土量化基金。
台湾也是全球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投资者对人工智能和派息股票的旺盛需求。尽管如此,由于散户投资者占交易活动的大部分,整体市场仍然容易受到情绪驱动的影响,这也为量化交易者创造了充足的赚钱机会。
刘先生是UC的唯一所有者,该公司利用各种数据驱动和算法策略交易大量股票、ETF和衍生品。UC的中文名字“有势”听起来很相似,寓意着卓越和拥有优势。他说,该公司拥有约150亿新台币(4.97亿美元)的流动资产,包括现金、股票、ETF和衍生品,这还不包括借款。这些数字掩盖了UC的市场存在和影响力:它通常以三倍杠杆进行交易,并拥有许多高度活跃的交易策略。
据将其视为客户的当地经纪商称,该公司已经能够影响资产价格。他们表示,UC行动迅速,在交易费用上锱铢必较,并且对延误或错误几乎零容忍。“就交易量而言,他们是台湾最大的单一实体量化基金,”一家中型当地经纪公司某部门的负责人表示。他说,UC是那种“冲进市场抓住任何微小盈利机会”的投资者。
其他金融机构的几位交易员表示,他们一直试图避免站在UC交易的对立面,因为他们担心因该公司的活动而遭受损失。刘先生表示,UC每月交易约2500亿新台币的台湾股票,该公司也用内部记录证实了这一数字。由于它不管理任何外部资本,因此不需要持有任何证券或金融牌照。台湾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是台湾的主要金融监管机构,在回应彭博新闻社的询问时表示,所有市场参与者都必须遵守证券法规和市场交易规则。
4月7日,台湾股市基准指数对特朗普总统的关税上调做出了过度反应,UC的交易大厅在上午晚些时候大多一片安静。当地证券交易所此前在许多股票跌至10%的每日最大跌幅后,对卖空实施了限制,因此整体交易活动受到抑制。刘先生对此并不感到不安。前一天晚上,他和他的本地团队已经计划好了他们的交易策略,以应对市场暴跌。“在这样的日子里,我们会全力以赴地进行波动率交易,比如ETF套利,”他上个月在台北101大厦52层的办公室里平静地坐在黑色西装、白色衬衫和黑色领带中说道。
台湾交易所交易基金(通常由散户投资者推动)的大量抛售导致其市场价格大幅低于基金的资产净值。刘先生表示,UC通过在二级市场上廉价购买ETF份额并将其赎回为基金的基础证券,从而利用了巨大的折扣。然后,它以更高的价格在市场上出售这些股票。在他看来,这种交易几乎没有风险。“恐慌和波动越大,我们发挥的空间就越大,”刘先生说。
UC当天押注的另一项交易是卖空几只已触及10%跌停的大型ETF,同时直接从发行商那里购买所谓的反向ETF(其二级市场价格飙升)。反向ETF旨在与指数的走势相反。刘先生表示,以跌停价交易的ETF可能会在下一个交易日进一步下跌,而那些触及10%涨停的ETF则有望上涨。这些交易,以及一些股指期货对冲,帮助UC缓冲了当地市场创纪录暴跌的影响。在连续三个交易日里,台湾加权指数暴跌近20%,而该公司的回撤幅度为6.1%,该公司的记录显示。
根据该公司的内部文件,今年到目前为止,UC从交易台湾股票、ETF和衍生品中获得了11%的回报。相比之下,截至5月20日,台湾加权指数下跌了6.6%。尽管刘先生希望UC获得更多的宣传,但他要求最近在他办公室拍摄的照片中不要露脸。他几乎没有社交媒体,也很少在公共活动中发言。
刘先生在台湾北部的一个村庄长大。他说,他的亲戚和邻居经常玩一种地下彩票式的赌博游戏,涉及挑选数字,这使他从小就接触到“一个充满概率的环境”。他擅长麻将和扑克,现在偶尔还和朋友们玩。在当地一所大学获得金融学位后,刘先生于2007年加入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台北分公司,担任股票研究分析师。“我不擅长我的工作,”他说,他回忆起自己是如何撰写关于他被分配跟踪的股票的正面报告的。“我没有增加任何价值。”
两年后,刘先生认为自己不适合做基本面研究,于是转到公司内部的一个新的亚洲量化团队接受培训,成为一名交易员。他在30岁时于2010年离开,并找到了一位更有经验的台湾量化交易员Jim Chang,共同创办了一家交易公司。两人于2011年开始,用自己的约2000万新台币起家,然后在2013年成立了一家名为TripodStar Capital的量化交易公司。刘先生负责开发和监督其交易策略和执行,而Chang主要负责业务运营和整体战略。
Chang回忆说,刘先生一丝不苟、战术性强,并投入一切机会赚钱。“他会竭尽全力地执行每一笔交易,并专注于任何可能最大化回报的细节。”到2021年,该公司的资产飙升超过27000%,达到约56亿新台币。Chang表示,他和刘先生在当年决定分道扬镳,因为他们对公司有不同的个人目标和愿景。刘先生剥离了后来的UC Capital,带着一名交易员和六名软件工程师,以及大约一半的资产。他说,他希望更多地关注高频交易和台湾以及东南亚(包括泰国、马来西亚和越南)的零售驱动市场。(老公司现在名为Jim Quant Capital,Chang仍在运营。)
UC目前有47名员工,全部在台北。该公司还交易香港股票,但由于中国大陆对外国资本流动的限制,该公司避开了中国大陆的股票市场。UC能否在不同的市场复制其卓越的回报还有待观察。“阿尔法始终是神圣的稀缺资源,”总部位于新加坡的投资公司Noviscient的首席投资官表示,该公司与新兴基金经理和利基交易集团合作。“它大多不会永远持续下去。”
刘先生表示,他计划将公司收益的约5%投资于升级其技术基础设施和人工智能能力——但更重要的是,需要找到更多人才才能保持领先地位。与刘先生合作的几个人表示,他是一位严格而苛刻的老板。他们说,他通常早上7点左右到达办公室,并且经常在下班后在聊天群中向他的团队发送消息。
UC的交易员必须参加一个通常在晚上10点到10点30分之间开始的夜间会议——周五、周六和公共假期前夕除外——以回顾他们下一个交易日的策略。刘先生表示,他对自己和员工的高标准可能会让UC感觉像一个高压环境。“你可以说我们是军事化管理,但我们力求创新。”
UC的大部分策略都集中在所谓的“情绪交易”上,这种交易旨在衡量其他投资者的情绪和心态。申请该公司交易员职位的人必须阅读霍华德·马克斯的《投资最重要的事》,并在与刘先生的面试中讨论他们的收获。“从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起,我就相信交易的核心在于情绪和心态的变化,”他说。该公司的工程师已经建立了一个模型,可以密切监控和抓取社交媒体、在线论坛、新闻文章及其相关评论区中的公开言论。他们已经为获得关注的话题设置了具有各种警报级别的“情绪温度计”,交易员随后使用这些温度计来识别非理性的市场行为。
今年3月,UC的模型检测到围绕特朗普和台积电(全球最大的合同芯片制造商)未来的公开言论越来越多,该公司宣布在其美国工厂进行大规模投资。这些指标表明波动性将会上升,并预示着做空该股票或购买与其相关的看跌期权的机会。在宣布之后,台积电的股价当月下跌了13%。台湾也容易发生地震,地震经常引发股价下跌。为了获得优势,UC购买了一个地震探测器,并将其设置在台湾东部,以便比市场上其他人更快地获得信息。刘先生表示,自2021年以来,UC的平均夏普比率(一种衡量风险调整后回报的指标)为2.8。2到3的比率被认为对冲基金非常好,表明该公司相对于其承担的风险而言,获得了很高的回报。
去年,UC的交易员们提出了一个人们为稀缺性支付过高溢价的理论。刘先生说,该团队决定将这一概念应用于因稀有而有价值的实物商品。在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列出正在拍卖的艺术品和其他商品后,他们评估了各种物品,包括迈克尔·乔丹的23号篮球球衣、日本艺术家奈良美智的一幅画作和一件中国古代玉器。他们确定大谷翔平的50/50棒球提供了最高的潜在回报。举办其在线拍卖的网站的规则限制了每个竞标者可以增加的竞标金额为10万美元,并禁止来自同一方的连续竞标。“这种结构大大限制了我的下行空间,”刘先生说。“在最坏的情况下,我最终可能会将棒球卖给之前的竞标者,可能会损失10万美元——但上涨空间是无限的。”
去年,这颗棒球在台北101大厦公开展出,UC正在与有兴趣购买它的日本公司进行讨论。刘先生说,UC的下一个目标是招收8到10名实习生,该公司计划支付相当于每月约5300美元的报酬。该公司正在与台湾和亚洲其他地区的大学联系,并已要求大学教授推荐学生参加其项目。“我认为我们的行业需要新鲜的头脑,”他说。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10
原因:
文章主要报道了台湾一家量化交易公司UC Capital的成功,包括其高回报率、独特的交易策略以及对人才的吸引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台湾金融市场和人才的活力,对中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华人公司在金融领域取得成功)。
原文地址:Ex-JP Morgan Analyst Is Behind Taiwan Quant Trading Powerhouse With 51% Returns
新闻日期:2025-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