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威胁暴露中国对全球医药产业的控制**
阿莫西林是美国处方量最大的抗生素,每年有数千万人用于治疗包括肺炎、胃溃疡和链球菌性咽喉炎在内的细菌感染。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种青霉素的近亲,长期处于短缺状态的阿莫西林,在美国只有一家制造商,而中国控制着其生产所需的80%的原材料。随着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威胁要对药品进口征收关税,这引发了人们对美国依赖外国关键药品供应的担忧。
杰克逊医疗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里克·杰克逊表示:“贸易敌对行动的加剧或冲突的长期化,可能会摧毁我们获得阿莫西林或其生产原料的途径,如果北京将供应链优势武器化。”杰克逊医疗拥有美国唯一的阿莫西林制造商。
据CNN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贸易数据计算,去年美国进口的氢化可的松(止痒膏中的活性成分)的96%、布洛芬(常见非处方止痛药中的成分)的90%以及对乙酰氨基酚(其他止痛药中的成分)的73%都来自中国。由于美国已经面临许多基本药物的短缺,专家警告说,北京可能会利用这种依赖性,作为不断升级的贸易战中的筹码。
自从特朗普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动贸易攻势以来,双方的紧张关系急剧升温。尽管两国宣布暂时休战90天,并取消了三位数的关税,但由于美国对芯片的限制,双方关系依然紧张。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专员莱兰·米勒表示,中国对美国药品供应的“扼制点”对美国安全不利。“仅仅拥有这种影响力……无论他们是否真的采取行动,都会导致我们在许多事情上改变政策立场,这很不好。”他说。
到目前为止,中国尚未就将其在医药产业中的主导地位武器化发出任何官方公开威胁。但特朗普对该行业的关税一旦实施,可能会加剧现有的药品短缺,并推高美国人的药品价格,从而破坏了他降低医疗保健成本的承诺。仿制药旨在提供与品牌药相同的治疗效果,并在专利到期后上市,占美国所有处方药的90%。印度生产许多仿制药,通常使用从中国进口的原料。
尽管业内人士和专家普遍承认美国严重依赖中国药品,但由于大型制药公司几乎没有披露此类信息的动力,因此关于整个行业依赖程度的全面数据很少。这也是特朗普政府上个月对药品进口展开调查的部分原因,这是以国家安全为由对该行业征收关税的努力的一部分。
**“灾难性”的中断**
杰克逊表示,中国生产了全球80%的阿莫西林原材料,这清楚地表明了世界可能有多么容易受到“中国政治或经济的影响”。他说:“中国对漫长的阿莫西林供应链的任何中断都可能是灾难性的,尤其是在面对潜在的细菌流行病时。”
2021年,杰克逊收购了位于田纳西州布里斯托尔的一家破产制造工厂,并将其更名为USAntibiotics。该工厂建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生产的阿莫西林足以满足全国的需求。2002年阿莫西林专利到期后,该田纳西工厂开始生产仿制药。那时,它开始面临来自海外的低成本竞争,并最终破产。
对美国依赖中国药品的担忧由来已久。早在2019年,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就建议国会评估美国在药品方面的脆弱性。两年后,当杰克逊购买阿莫西林工厂时,他将国家安全和确保抗生素稳定供应的需求作为购买的主要原因。
然而,在扩大美国药品供应链方面进展缓慢。4月下旬,特朗普表示,制药公司“必须”在美国生产药品,否则将面临“关税壁垒”。特朗普威胁征收药品关税的一个关键目标是“将药品生产转移回国内”。美国2021年的一项研究发现,美国进口了72%的基本药物。但专家表示,关税不太可能实现仿制药的目标,仿制药已成为商品,价格是主要的区别因素。相比之下,品牌药受专利保护,因此价格更高,利润率也更高。
相反,关税不仅会增加患者的医疗成本,还可能通过将仿制药生产商赶出美国市场,加剧正在发生的药品短缺。即使他们愿意在美国建设药品生产设施,这个过程也可能需要数年时间。
**对中国的依赖**
中国在全球药品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与其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密不可分。几十年来,对降低生产成本的追求促使药品生产商将生产从西方国家转移到中国和印度等地。中国在药品供应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它大量生产关键化学化合物,即关键起始材料(KSM),这些材料是生产活性成分(API)所必需的。中国和印度主导着全球API的制造能力。根据美国药典(USP)的数据,它们共同占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所有API制造商备案的82%。这些备案包含API制造商提交的关于设施和制造工艺的详细信息。
在2021年后的两年里,根据最新数据,印度在备案中所占的份额下降到50%,而中国的份额则飙升至32%。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副教授张庆鹏表示,自2000年代初以来,中国制造商也受益于北京对制药行业的政策激励和补贴,这导致了该国产业集群的涌现。他说:“这些产业集群有助于降低总体成本,同时保持质量……最终使中国成为在自由贸易环境下生产仿制药和API的理想地点。”
除了降低成本外,药品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也促进了中国在该行业的崛起,因为美国和欧盟通常有更严格的环境法规,美国药典首席执行官罗纳德·皮尔文岑齐表示。即使是世界最大的仿制药供应国印度,也依赖中国提供API和其他关键成分。事实上,根据印度政府委托撰写的一份2023年报告,印度70%的API进口来自中国。公共卫生专家、《真相药丸》一书的作者迪内希·塔库尔表示,印度依赖中国提供药品材料反映了该行业的“自然演变”。
当印度制药公司向配方和注射剂等更高利润的产品价值链上游移动时,中国新兴的制药行业以较低的价格在API生产方面取得了进展,他说。然后,印度公司“以较低的成本从中国购买API,并将他们的资金和能力集中在印度,以建立开发更复杂成品配方的能力,”塔库尔说。他补充说,中国独立于制药行业建立的完善的化学工业也使其制造商在生产药品相关化学品方面取得了领先优势。
**重大政策推动**
除了成本优势外,中国的制药业也得到了政府的推动。2015年,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提出了他的标志性“中国制造2025”产业战略,该战略将生物制药和先进医疗产品确定为关键发展领域,以更广泛地减少中国对外国技术的依赖。新冠疫情进一步暴露了全球对中国药品供应的依赖,并提醒北京,这种主导地位提供了战略优势。
在2020年的一家官方杂志中,习近平表示,中国必须巩固其在优势产业中的领导地位,并“加强全球产业链对中国的依赖,以建立强大的反制和威慑能力,应对蓄意的外部供应中断”。2021年,在疫情高峰期,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强调,API是“中国制药业参与全球竞争的关键优势”。北京清华大学金融学教授、北京顾问李稻葵甚至建议,鉴于中国在维生素和抗生素原材料生产中的战略地位,中国可以限制对美国的药品供应,作为对美国制裁的“对策”。
**“无效”**
虽然特朗普不是第一位推动药品生产回流的美国总统,但他却是第一位试图通过威胁全面关税来实现这一目标的总统。一些公司已经纷纷响应。例如,英国公司阿斯利康正在将某些药品的生产从欧洲转移到美国,此前该公司于去年年底宣布了一项35亿美元的投资计划。同样,包括强生和礼来在内的公司也承诺扩大其在美国的业务。但这些公司主要专注于专利药品。荷兰银行集团ING的全球制药和医疗保健主管斯蒂芬·法雷利指出,美国在2023年占全球药品销售额的44%,这使得专利药制造商必须在该国保持业务。
仿制药的情况则不同,因为它们的利润率通常只有品牌药的一半。“鉴于它们的利润状况,它们无法承受在如此多的不确定性下做出长期投资决策,”他说。“即使有可能,也需要五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开始回流。”专家表示,对药品征收关税最终将落在患者身上,从而扩大本已紧张的医疗保健系统中的健康差距。由于仿制药比品牌药便宜85%之多,低收入患者和没有医疗保险的人不成比例地依赖它们。
美国主要制药游说团体美国药品研究与制造商协会委托进行的一项4月份的研究显示,25%的关税将使进口药品的成本每年增加508亿美元,如果转嫁给消费者,将导致价格上涨12.9%。ING还发现,对一种常见的仿制癌症药物征收25%的关税可能会使其24周处方的价格上涨高达1万美元。专家表示,关税可能会导致仿制药制造商完全放弃美国市场,而不是实现其将生产转移回国内的预期目标。
皮尔文岑齐警告说,即使是适度的关税也可能扰乱仿制药的供应。“那里的利润非常微薄,任何关税都会导致[仿制药制造商]资不抵债并退出,”他说。皮尔文岑齐表示,除了关税之外,还需要激励措施来创建一个有弹性的药品供应链。与其他行业不同,药品供应中断或短缺可能会产生危及生命的后果。“这些药物中的每一种都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如果一种药物出现短缺,一个孩子无法接受癌症治疗,这就会变成一场灾难,如果人们最喜欢的番茄酱缺货,你就不会看到这种情况,”他说。“你可能会感到恼火,但你的生命没有危险。”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55
原因:
文章主要关注中国在全球医药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以及美国对此的担忧。作者虽然没有直接表达负面情绪,但强调了美国对中国药品的高度依赖,以及中国可能利用这一优势对美国施加影响的潜在风险。此外,文章还提到了中国在药品生产方面的政策激励和补贴,暗示其可能存在不正当竞争。虽然作者也提到了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关税手段将药品生产转移回国内,但同时也指出了这种做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药品价格上涨和药品短缺。
原文地址:Trump’s tariff threat exposes China’s tight grip on the global pharmaceuticals industry
新闻日期:2025-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