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玩具制造商的生存之道:应对特朗普的关税挑战**

尽管面临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中国南方一家玩具厂的创始人阿彪依然屹立不倒。这家工厂主要生产磁性拼图和感官玩具,销往美国。

今年四月初,特朗普政府将对华关税从54%大幅提升至145%。为了规避高额关税,阿彪迅速在越南北部租下了一家工厂。他将90套钢铁模具装入60个箱子,部分箱子重量超过700公斤,然后将这些模具运往越南,以期在当地恢复生产。

然而,仅仅四周后,特朗普政府突然宣布与北京达成90天的贸易休战协议,并将关税降回30%。阿彪立刻将那些原本滞留在中越边境小镇,等待清关的模具紧急调回深圳,恢复生产。

目前,部分生产线正在以两班倒、每天24小时不停歇地运转。此前因阿彪决定暂不裁员而暂时休假的工人们,现在已经全部返回工作岗位,不仅恢复了全部工资,还能拿到加班费。此外,工厂还额外雇佣了60名工人。与此同时,阿彪正密切关注剩余的航运运力,以便尽快将他的玩具运往美国。

阿彪,作为深圳市凯特塑胶制品有限公司的创始人,是中国庞大的制造业出口企业的缩影。尽管特朗普政府一直致力于将制造业迁回美国本土,但事实证明,中国工厂正在积极寻找各种途径,以维持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

“我感觉仅仅是担忧毫无用处,你必须做你该做的事情。我们只能根据情况采取行动,”阿彪在谈到过去几个月的起伏时说道。由于讨论地缘政治话题较为敏感,他不愿透露全名。“总之,世界是圆的,我们总能找到出路。”

事实上,早在特朗普政府第一次对华发起贸易战时,中国出口商就已经开始向东南亚转移。目前,中国企业拥有该地区超过一半的工厂。在特朗普政府发起的第二轮,也是破坏性更大的贸易攻势中,中国出口商更加坚定了生存的决心。

贸易谈判的突然转变,凸显了中国出口商的灵活应变能力,以及他们在众多国家试图减缓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口商品之际,保持竞争力的能力。

法国巴黎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Jacqueline Rong表示:“美国愿意降低关税,是因为中国产品在短期内不太可能被完全取代。从美国的角度来看,这本质上是一次压力测试,它清楚地表明,在短期内无法摆脱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

阿彪在美国客户中被称为比尔,他表示,公司一直重视与美国客户的关系,这些客户多年来一直提供大量稳定的订单——美国是该公司最大的市场。

在疫情期间的供应链和地缘政治动荡时期,该公司的客户开始要求其考虑将生产从中国转移出去。2022年,他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在越南寻找新的生产基地,但所见所闻令他感到沮丧——前期租金成本极高,招聘熟练工人困难,从中国运输原材料和设备成本高昂。这些挑战让公司意识到,制定搬迁计划需要比预期更多的时间。

阿彪表示,此后的几年里,公司与美国客户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其中最大的客户是 Learning Resources Inc.,这是一家教育玩具零售商。他的工厂为这家位于伊利诺伊州弗农山的玩具公司生产教育玩具,该公司曾因关税问题向特朗普政府提出交涉。Learning Resources 首席执行官 Rick Woldenberg 告诉彭博新闻社,在其鼎盛时期,该公司多达 80% 的产品是在中国制造的,但随着美中关系的恶化,他决定在其他地方建立供应链。“在特朗普 1.0 之后,我们认为时间不多了,我们害怕的不是习近平主席,”他说。“我们害怕的是美国政客。”Woldenberg 的产品包括广受欢迎的 Farmer’s Market 颜色分类游戏和 Code and Go Robot Mouse,这些产品在 Target 和 Walmart 等在线商店和实体店销售。他说,他别无选择,只能将制造业从中国转移出去。过去几个月,他与长期供应商进行了艰难的对话。

“我们已经告诉我们的工厂,他们需要搬迁,我们已经告诉他们这是一件紧急的事情,我们必须搬迁,”他说。“我不知道哪里是安全的。我可以告诉你,现在的风向让我觉得在中国拥有制造商,我的未来没有保障——我真的没有。”

2025年初,Learning Resources约60%的产品来自中国,其余来自台湾、韩国和其他地区。Woldenberg说,这个比例“对于我们的行业来说已经很低了,但我们现在知道还不够低。”

尽管有些人认为特朗普试图遏制从中国进口是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超级大国竞争,但制造商尚未获得任何直接的国家支持。多位驻广东的中国出口商和一位直接了解此类讨论的政府工作人员表示,官员们担心制造商的裁员或海外转移计划,但由于围绕该问题的敏感性,不太可能提供财政援助,因为中国地方政府正面临高额债务。广东省商务厅没有回复通过传真发送的置评请求。

本月早些时候在伦敦举行的讨论之后,美国和中国同意将关税维持在目前的较低水平。但阿彪不再抱有美中关系在长期内会有所改善的希望。“如果双方谈判并做出妥协,那将是件好事,但如果情况不妙,我也不会太在意,”阿彪说。“我们已经经历了最糟糕的时期。”

这促使阿彪最终决定启动他的越南搬迁计划,而且他并不是唯一一个。越南政府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内地和香港对越南的投资总额达到近2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我们正在听取中国公司的意见,”Peregrine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的创始人 John Dwyer 说,这是一家总部位于河内的公司,帮助公司迁往越南。“他们的客户希望在越南工厂开始生产。他们正在寻找降低风险的方法。”

搬到越南不可避免地意味着阿彪的一些工人也必须搬迁。为了让他的资深员工更满意,阿彪表示,他可能会考虑将他们的薪酬至少提高 50%,并保证他们有时间休假回中国探望家人。

对于阿彪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代价高昂的赌注,但 40 岁的他离退休还很遥远。他认为自己还足够年轻,可以在动荡时期大胆下注,扩大业务规模,但他已经吸取了一个宝贵的教训,那就是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我总是告诉我的员工,我们应该像‘打不死的蟑螂’一样行事,”阿彪说。“这深深地嵌入了我们的 DNA 中。”
——Daniela Wei 和 K. Oanh Ha 报道,John Boudreau、Yujing Liu 和 Linh Vu Nguyen 提供协助。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主要讲述了中国企业如何积极应对外部挑战,展现了中国企业家的韧性和适应能力,以及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阿彪的故事体现了中国企业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精神。

原文地址:Chinese Toymaker Takes Drastic Action to Survive Trump's Tariffs
新闻日期:2025-06-25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