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巡回演讲引争议,两岸关系再临考验**
台湾总统赖清德近日展开巡回演讲,声称旨在团结岛内各界,共同应对来自中国大陆的威胁。然而,批评人士认为,此举可能适得其反,加剧台湾内部政治分歧,同时激怒北京。
赖清德正面临双重挑战:一方面是中国大陆,视台湾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并威胁采取武力手段;另一方面是台湾岛内反对党,他们控制着立法院,试图限制赖清德政府的政策和权力。
赖清德的回应是发表所谓的“十大团结演讲”,但这一活动及其引发的激烈反应,恰恰暴露了他声称要弥合的分歧。争议反映出台湾在身份认同、与中国大陆的紧张关系以及如何维护岛屿安全等问题上的深刻裂痕。
在已发表的三次演讲中,赖清德辩称,台湾的历史、文化和民主政治与共产主义统治的中国大陆格格不入。
赖清德在最近一次演讲中表示,中国大陆威胁要“模糊我们人民的民族认同”。他还指责中国大陆“利用台湾的善意和交流机会,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和渗透”,这些术语指的是中国大陆为推进其议程所做的努力。
在首次演讲中,赖清德强调了台湾作为一个太平洋岛屿的历史,而不是作为中国大陆的前哨。他表示,毛泽东1949年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未占领过台湾。他补充说,台湾拥有自己的政府、军队和外交政策,“当然,台湾是一个国家。”
赖清德的言论引发了与北京之间不断升级的口水战。中国大陆负责台湾事务的政府部门发言人朱凤莲周一表示,赖清德“完全背弃了他的祖先,背叛了这个国家”。中国共产党报纸《环球时报》表示,赖清德将台湾2300万人民视为“台湾独立的炮灰”。
在赖清德发表讲话的同时,中国大陆接待了台湾前总统、主要反对党国民党的马英九,他支持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的最终和平统一。上周,中国官员陪同马英九参观了中国西北部的古老佛教遗址敦煌,这一举动旨在表明台湾是中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自去年5月上任以来,中国大陆猛烈抨击赖清德,指责他寻求台湾彻底独立——这是中国领导人的红线。风险很高:北京可能会利用赖清德的讲话来证明其增加对台湾的军事压力是合理的,北京已经在台湾附近定期进行空军和海军行动。
赖清德在台湾的批评者也措辞严厉,指责他煽动分裂,危及与中国大陆脆弱的现状。
“他不仅未能团结台湾的各个族群;相反,我认为他实际上正在加剧分裂和两极分化,”同时也是反对派议员的法学教授翁晓玲在一次采访中说。
激烈的言辞反映了赖清德的民进党与国民党之间的僵局,国民党主张与北京建立更紧密的联系。较小的政党台湾民众党也对赖清德持敌对态度,这两个反对党共同控制着113个席位的立法院中的多数席位。他们一再阻止赖清德的提案,包括预算案。
作为回应,赖清德的政党已批准了一项针对台湾立法院国民党成员的罢免运动。
政治专家表示,赖清德希望通过激励他的支持者,在定于7月下旬举行的罢免投票后,重新赢得对立法院的控制权。如果罢免投票获得足够的支持,多达两名国民党议员可能会失去席位,随后将举行新的候选人特别选举。
台北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学Lev Nachman表示:“他正试图尽可能地激发他的支持基础,以确保罢免成功。”他补充说,目前“赖清德唯一的武器是他的麦克风。他无法通过政策,而且他可以做出的政策改变非常有限。真正地,他作为总统唯一有意义的机构是当他发表演讲时。”
这些分歧反映了关于台湾历史和身份认同的长期分歧。
赖清德及其在“绿色”阵营中的支持者强调,台湾在历史和政治上与中国大陆是分离的。赖清德还指责台湾的反对派正在侵蚀台湾的安全和民主。国民党及其在“蓝色”阵营中的支持者认为,与中国大陆建立更强的联系可以帮助维持和平。
台湾研究机构中央研究院的学者王宏仁表示,对于台湾地位的对立观点很难调和。
他说:“由于台湾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国际环境,关于台湾主权的叙述很难清楚地描述。” “无论是台湾为中心的,还是中国大陆为中心的,它们都排斥了另一方。”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50
原因:
文章多次提及中国对台湾的威胁、指责和负面评价,例如“中国威胁要模糊我们人民的民族认同”、“中国利用台湾的善意和交流机会,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和渗透”、“赖清德将台湾2300万人民视为台湾独立的炮灰”等,这些都体现了作者对中国负面情绪。
原文地址:Taiwan’s President Takes on China, and His Opponents, in Speaking Tour
新闻日期: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