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减肥药市场迎来首个本土劲敌**

在全球肥胖症药物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诺和诺德(Novo Nordisk)和礼来(Lilly)制药巨头,如今在中国市场迎来了首个强劲的本土竞争对手。总部位于苏州的信达生物(Innovent Biologics)凭借其减肥新药马兹度肽(Mazdutide)的卓越疗效,预示着中国在利用本土创新对抗日益严峻的肥胖和糖尿病问题上取得了重要突破。

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成年超重人口将超过6亿。在这种背景下,一种可行的本土替代方案的出现,有望打破诺和诺德和礼来公司重磅GLP-1药物的垄断,从而提高减肥药物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的可及性。

中国新兴的减肥药市场正蓄势待发,分析师预计其年销售额将达到56亿至140亿美元。尽管中国目前在全球市场中仅占一小部分份额,但大量本土疗法和更廉价的仿制药有望显著提高药物的可获得性和可负担性。根据LEK咨询公司的报告,中国有30多种处于后期研发阶段的肥胖症候选药物。一些公司已经将其药物授权给美国或欧洲的制药商,如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和赛诺菲(Sanofi),以便在海外进行进一步的临床开发。

本土生物技术公司承诺将克服当前疗法的局限性,包括研发出人们期待已久的GLP-1口服药,使其在疗效和安全性上与诺和诺德和礼来公司每周一次的注射剂相媲美。领先的胰岛素生产商甘李药业(Gan & Lee)正在积极推进一种长效药物的研发,该药物可以每两周注射一次,而不是每周一次。杭州先为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Sciwind Biosciences)正在开发一种有助于患者保留更多肌肉的疗法——这是GLP-1药物服用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同时还能减少脂肪。微芯生物(Chipscreen Biosciences)预计,其依格列汀(ecnoglutide)有望在2026年初获得中国批准,该药物在最高剂量下使用48周后,减重幅度超过15%。

瑞银证券(UBS Securities)中国医疗保健研究主管陈欣表示:“多家中国生物制药公司正在开发差异化且具有竞争力的候选药物,并有潜力引领减肥药物研发的方向。”

预计明年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诺和诺德Wegovy的活性成分)的中国专利到期后,更便宜的替代版本上市,竞争将加剧。这些仿制药的出现可能会迫使制药商降低治疗价格,并可能迅速扩大这种药物在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的使用范围。瑞银的陈欣表示,与西方国家流行的GLP-1药物广泛用于减肥的人群相比,目前此类药物在中国的渗透率“极低”。诺和诺德公司于2024年才开始在中国推出肥胖症治疗药物,礼来公司也在今年早些时候开始行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体重管理委员会顾问瞿捷表示,政府主导的遏制肥胖和建立新的体重管理诊所的运动,刺激了市场需求,目前需求已经超过供应,导致库存短缺。“这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瞿捷说。

甘李药业首席业务发展官李志表示,中国企业相对于外国竞争对手的优势在于,他们拥有更好的本地临床数据、成熟的生产能力和对商业渠道的熟悉程度。信达生物于2019年首次从礼来公司获得了马兹度肽的授权,当时该药物正处于中期试验阶段。这家中国公司进行了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表明在帮助患者减肥方面,马兹度肽在中国患者身上表现得与礼来公司最畅销的Zepbound一样出色。该疗法还能减少肝脏脂肪——这在中国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发现,因为脂肪肝疾病在中国很普遍。

信达生物以开发抗癌药物而闻名,例如PD-1抑制剂达伯舒(Tyvyt),该药物已在中国获准用于治疗八种不同类型的癌症。信达生物首席商务官周辉在6月份接受彭博电视台采访时表示,凭借达伯舒,“我们正在与默克(Merck)等大型企业竞争,但最终我们赢了。因此,我们认为我们将在心血管领域复制这一成功。”信达生物没有回复有关马兹度肽的置评请求。

尽管如此,该公司在商业市场上挑战诺和诺德和礼来公司仍面临障碍。长期以来,外国药品在中国享有更高的信任度和认可度,而中国本土生物技术产业仍在努力克服过去存在的质量问题。中国民众对国产仿制药质量的怀疑仍然很高——今年早些时候,医生们对降价影响疗效的担忧加剧了人们对政府削减治疗价格的努力是否以牺牲疗效为代价的质疑。摩根大通(JP Morgan)中国医疗保健研究高级分析师朱海斌补充说,外国和国内减肥药物之间的相对价格差异可能远小于用于治疗癌症的PD-(L)1药物。“我们认为,外国公司可能更愿意降低其减肥药物在中国的价格,”他说,“正如我们在美国市场看到的那样,主要的减肥药物生产商已经开始参与价格竞争。”

诺和诺德公司将第一季度在中国市场7.04亿丹麦克朗(约合1.1亿美元)的肥胖症产品收入归功于Wegovy在当地的上市。礼来公司表示,计划“逐步增加”其畅销药Mounjaro在中国大陆的商业上市。

LEK咨询公司中国业务负责人Helen Chen表示,展望未来,“与任何其他地方相比,你将在中国市场看到更多的竞争者。一家或两家公司不太可能主导整个市场。”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主要报道了中国本土企业在减肥药研发和市场竞争中取得的进展,以及中国减肥药市场巨大的增长潜力,整体基调偏向乐观和积极,因此正面情绪较高。

原文地址:First China Weight Loss Drug Rival to Novo, Lilly Emerges
新闻日期:2025-06-30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