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产者价格跌幅创近两年新高**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跌幅已达到近两年来的最高点,这一现象盖过了消费价格的温和上涨,使得应对通缩压力的紧迫性进一步提升。
中国工业领域的通缩已持续33个月。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三发布的数据,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3.6%,为2023年7月以来的最大降幅,且超过了经济学家的预期。
与此同时,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意外上涨0.1%,结束了此前连续四个月的下跌趋势。但这可能主要反映了政府补贴的短期效应,而非消费者信心的持续复苏。
疲软的通胀数据可能会进一步推动决策者加大刺激力度,以打破物价下跌、利润微薄和工资停滞的恶性循环。企业间激烈的竞争加剧了通缩压力,引发了一场政府正试图控制的价格战。
受刺激政策预期影响,上海证券综合指数一度上涨0.4%,达到年内高点,但随后涨幅收窄,最终收跌0.1%。
全球贸易面临的阻碍对依赖出口的行业造成了冲击。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价格跌幅进一步扩大。美国总统可能实施的关税政策给外向型企业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国家统计局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生产者价格的月度下降也与不利天气影响建筑工程和原材料价格有关。
债券疲软、低通胀以及房地产行业的问题,加剧了人们对中国可能重蹈日本上世纪90年代“资产负债表衰退”覆辙的担忧。
煤炭采矿业的出厂价格同比下跌22%,为2007年以来的最大跌幅。国家统计局将此归因于可再生能源使用增加,导致煤炭需求下降。
消费价格的回升部分原因是石油和工业消费品价格的回升,其同比降幅从1%收窄至0.5%。
黄金和铂金价格分别上涨39%和16%。家用纺织品和家用电器价格也有所上涨,而汽车价格的跌幅有所缓和。
巴克莱银行的分析师表示:“剔除与贵金属相关的CPI,我们估计该指数仍处于通缩状态。”他们预计全年消费通胀率为0.2%,为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
电子产品和汽车可能受益于一项补贴计划,但该计划因资金不足已在多个省份暂停。政府已承诺提供新的资金支持。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主要关注中国生产者价格下跌和通缩压力,暗示经济存在问题,并且提到了房地产行业的风险和可能重蹈日本“资产负债表衰退”覆辙的担忧,这些都是负面信号。
原文地址:Precios al productor en China registran su mayor caída en casi dos años
新闻日期:2025-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