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稀土矿业污染泰国湄公河支流。
当帕·玛哈·尼空还是个孩子时,他常在清澈见底的科克河中游泳嬉戏,捕捉螃蟹和鱼虾。如今,他是泰国靠近缅甸边境的一座佛教寺庙的住持。僧侣们身披鲜艳的藏红色袈裟,已不再热衷于水上玩耍。但即使他想,这条湄公河的支流——东南亚的生命线,如今也已成为一片禁区。
在中国的操控下,缅甸境内不受监管的稀土矿业正在毒害科克河以及至少其他三条流经泰国的河流。政府数据显示,几个月来,泰国水道(包括湄公河)中的砷和其他有毒金属含量已飙升至危险水平。
往年此时清澈见底的科克河,如今呈现出棕色,河水中混浊着被认为是由缅甸采矿活动搅起的沉积物。进入河水的人抱怨出现皮肤疾病。与稀土开采产生的毒素相关的长期健康问题的威胁令人警醒,包括肺癌、膀胱癌和肾癌。
“看到河流变成这样,就像看到你的母亲在重症监护室里,你却无能为力,只能隔着玻璃窗与她相望,”帕·玛哈·尼空说道。
在他长大的河畔村庄达顿,居民们在政府数据显示出不安全含量几个月后,才于四月份正式得知污染物的情况。更令人不安的是,当地政府已警告居民远离河水,但尚未检查其他污染物,包括通常通过稀土加工释放的放射性物质。
“这是人们最大的担忧,”清莱府皇太后大学的苏埃布萨昆·基德努科恩博士说。他今年早些时候检测了河水,却因独立行动而受到当地官员的斥责。“政府说,‘别担心,我们正在处理,’但他们并没有检测必要的项目。”
这种有毒的稀土产业遗留问题,说明了为推动无碳能源而做出的复杂权衡。在缅甸开采的所谓重稀土元素被用于电动汽车、风力涡轮机和核电站。它们实际上并不那么稀有,但通常分散在其他矿石中,提取它们可能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要获得一吨重稀土,如铽或镝,必须移动和处理数万吨的土壤,通常会产生一座受污染的废物山。
在这个偏远的东南亚角落,采矿热潮是缅甸激烈内战的副产品。缅甸执政军几十年的镇压,促使各民族武装团体和亲民主力量奋起反抗。为了充实军费,军方和一些民兵组织依赖于一系列非法生意,从合成毒品和鸦片到野生动物偷猎,再到网络诈骗。许多此类企业由中国犯罪集团操控,这些集团在受到国内打击后,已扩张到东南亚。
最新的摇钱树是采矿业。缅甸战略与政策研究所发现,自从军方在2021年发动政变以来,仅在缅甸的一个邦,稀土矿的数量就增加了近两倍,到2024年底达到约370个,总出口价值超过40亿美元。
缅甸已成为某些稀土的主要开采国。这些矿物由中国公司及其子公司开采,从缅甸直接运往邻国中国。中国控制着全球稀土提炼,这是当前美国和中国贸易谈判中的一个关注点。
这种开采发生在缅甸偏远地区,那里没有环境保护,没有工人安全法,也没有企业社会责任承诺。自政变以来,在缅甸北部克钦邦和掸邦,为了寻找稀土,数千英亩的森林被夷为平地。山坡被夷为瓦砾,采矿产生的有毒副产品渗入地表,然后进入河流和地下水。进一步的提炼过程还会将有害的放射性物质和危险粉尘释放到环境中。
研究人员说,在泰国,居住在这些河流生态系统中的100多万人已经受到污染的影响。虽然泰国尚未全面检测水域,但科学家们担心这些毒素也可能向下游流向东南亚大陆的城市。(目击者说,缅甸的损失是毁灭性的,但由于内战,基本上没有记录。)
科克河通过丛林覆盖的山丘上的一个裂缝进入泰国北部。在另一侧的缅甸,是由佤族控制的领土。几十年来,这个少数民族一直维持着一个由中国支持的秘密和自治的毒品王国。佤族使用中国货币,而不是缅甸自己的货币,并拥有该国最大的民族民兵组织之一。
最近几个月,佤族代表告诉泰国官员,他们已冒险进入采矿业,将其作为新的收入来源,这意味着他们不再依赖毒品贸易。掸邦人权基金会分析的卫星地图显示,过去两年里,佤族控制区出现了成群的新矿。
“我们看到一个,然后又一个,然后更多,”掸邦人权组织律师兼代表英霍姆说。“变得难以计数,那里有很多很多。”
据四位观察过该企业的人士称,在靠近泰国边境的一个矿区内,营地被划分为中国和缅甸居民区。他们因害怕佤族的报复而匿名发言,佤族士兵 охраняют 这片区域。值得注意的是,矿区没有中国公司的标识,他们说。但满载着提取的稀土的卡车向北驶往中国边境,他们说,经过从中国下来的车辆,这些车辆装满了现场浸出金属所需的酸和其他化学品。
目击者说,佤族地区的稀土是由中国稀土集团(一家国有巨头)子公司的员工提供的技术专长开采的。据环境监督机构Global Witness称,在邻近的克钦邦,自2021年政变后稀土开采加速,该公司的一个分支机构负责监督在没有任何监管的情况下运营的矿山。
上个月,中国驻泰国大使馆一位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中方高度关注泰国湄公河支流的重金属污染事件”,但没有提供具体细节。
这位发言人补充说,“中方一贯要求中国海外企业遵守所在国法律,合法合规经营。”
佤族地区不受传统法治的约束。联合佤邦军一位发言人没有回应置评请求,中国稀土集团的代表也没有回应。
沿着科克河,渔民展示了在水中行走后出现的起泡皮疹。虽然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确定与缅甸稀土矿的有毒径流的明确联系,但当地人说他们以前从未遭受过这样的皮肤疾病。
13岁的楚提蓬·桑通西正在学习成为一名僧侣,他说他在一年前剃度出家前曾在科克河游泳。水泡遍布他的全身,他的皮肤仍然发痒。
“如果我使用药膏,情况会暂时好转,但随后又会复发,”他一边说一边挠着腿。
在下游靠近清莱市的地方,34岁的大象穆恩潘从它的鼻子里喷出水汽。它的饲养员班勒·杜恩说,通常情况下,它喜欢在科克河里降温。但在三月下旬,在河里浸泡几天后,穆恩潘的皮肤上爆发了一片白色的水泡。班勒先生说,他也患了皮疹,但他的出现得更早。
“我的皮肤没有大象那么厚,”他说。
在达顿,渔民戈布·科特坎姆正在挑着他发炎的皮肤。三天前,他不得不抓一条鱼给污染控制部门进行测试。但他说,现在的鱼并不多。他在科克河里待了很长时间,才终于用鱼叉叉到了一条鱼。几天后,他从河岸上收获了水菠菜做了一顿饭。
当地政府已提议修建一座水坝来拦截沉积物,但科学家对此表示怀疑。湄公河委员会是一个跨国机构,已警告科克河和湄公河受到污染,并表示将于7月下旬进行实地考察。
“我们都知道污染来自哪里,”戈布先生指着与缅甸的边界说。“当它在另一个正在交战的国家时,我们如何阻止它?”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80
原因:
文章虽然报道了缅甸稀土矿业污染泰国河流,但明确指出这些矿业活动与中国企业有关,并且最终将稀土运往中国,暗示中国是污染的受益者,并且对中国在环境问题上的监管提出了质疑。同时,文章也提及中国犯罪集团操控缅甸的非法生意,加剧了对中国的负面印象。
原文地址:Rare Earths Mining in Myanmar Is Polluting Thailand’s Kok River
新闻日期:2025-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