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硕士学位成新“敲门砖”

在北京大学,中国最负盛名的大学之一,就读本科的克 Crystal(化名)深知自己未来的目标是进入中国顶尖的科技或金融企业工作。

为了增加自己的就业竞争力,Crystal 在大学期间竭尽所能。她积极参与美国管理咨询公司贝恩的案例研究竞赛,力求展现人文专业之外的多元能力。她还在包括 TikTok 的母公司字节跳动和中国版 Instagram 小红书在内的多家科技公司完成了四次实习。2023 年毕业时,Crystal 的成绩名列前 10%。

然而,尽管 Crystal 的履历如此耀眼,她却只有一个现实的毕业选择:攻读经济与管理学硕士学位,这意味着她还需要再花费两年时间才能进入职场。

“现在已经不能保证本科毕业就能找到工作了,”Crystal 说。“到我们毕业的时候,经济前景非常黯淡。2014 届的北大学生毕业后可能随便找份工作就能过上舒适的生活,但我们这代人已经不行了。”

Crystal 的处境反映了中国大学毕业生——即使是来自顶尖院校的优秀学生——在后疫情时代的就业市场中所面临的困境。

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的经济学教授钱楠筠表示,如今的情况不仅仅是顶尖院校的本科毕业生“找不到高薪工作”,而是“他们需要非常努力地争取一份收入平平的工作——这意味着他们的收入甚至不足以独立生活”。

自新冠疫情导致中国经济骤然停摆,以及随之而来的缓慢而不均衡的复苏之后,中国新毕业的大学生们面临着一个充满裁员和缩减的严峻就业市场。

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在每年的毕业季涌入就业市场,而就业岗位却越来越少。学生和专家表示,顶尖的私营企业已经转向主要招聘硕士学历的求职者。

长期以来,中国顶尖本科项目的毕业生一直热衷于攻读研究生:每年大约有 80% 的北大学生选择继续深造。但钱楠筠表示,现在的学生攻读硕士学位不仅仅是为了确保未来获得更高的薪水,而是仅仅为了找到一份工作。

即使这样可能还不够。中国最大的在线招聘平台之一智联招聘在 2023 年的一份报告中写道:“许多人错误地认为,一旦他们拥有研究生学位,他们就会获得就业的黄金钥匙。但实际上,这只是一张入场券。你是否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仍然取决于你的能力……拥有学历只是求职者的最低要求,而不是优势。”

与往年相比,现在有更多的中国学生选择在国内院校攻读研究生。在北京的清华大学——一直被评为中国最好的大学——2013 届毕业生中有 54% 的人选择进入中国研究生项目深造。根据清华大学的毕业去向报告,到 2022 年,这一比例上升到了 66%。

在北京大学,2019 届毕业生中有 48% 的人选择在国内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对于 2024 届毕业生来说,这个数字是 66%。

北京大学社会学硕士项目的一位应届毕业生董佳晨(音译)表示,现在的学生们认为,“如果雇主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么我就必须满足这些要求。所以获得研究生学位已经成为我必须要做的事情。”

和 Crystal 一样,董佳晨也清楚自己想在私营企业工作——而且获得硕士学位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董佳晨说:“甚至在开始找工作之前,你需要完成大量的实习,获得相关的证书,为雇主给你的笔试做练习等等。”今年,董佳晨在美团(中国版的 DoorDash)找到了一份全职工作,为此她此前做了六份实习。

钱楠筠说,自从中国在 20 世纪 70 年代末开始实行经济自由化以来,这个国家经历过几次失业潮。但“对于这一波就业市场的困境来说,真正令人惊讶的是,它打击了通常被认为是最安全的人群,也就是受过精英教育的人。”

钱楠筠说,许多努力进入顶尖院校的大学毕业生都感到“沮丧”。“他们会问,‘这一切有什么意义呢?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努力?也许我们应该放弃。’”

一家拥有约 10 万用户的中国在线招聘平台的前首席执行官 Lily Liu 表示,现在的求职者对工作场所的要求也更高了。“应届毕业生的期望现在是多方面的——对企业环境、行业价值观、薪资、离家的距离、地理位置都有要求。如果这些期望得不到满足,应届毕业生就会放弃并回到学校。”

北京一家电信公司 Ruihua 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齐鸣尧(音译)指出,中国存在更广泛的学历贬值问题。“我 92 年上大学的时候,100% 的本科生毕业后都能找到工作,而且是好工作,”他说。“现在,今天的研究生就像当时的本科生,而今天的本科生就像当时的职业学校学生。”

齐鸣尧表示,由于经济形势不佳,Ruihua 从疫情前的约 60 名员工缩减到现在的约 20 名员工,并且在过去几年没有招聘任何人。如果公司要重新开始招聘,齐鸣尧表示他会寻找硕士学历的毕业生。“我们希望开发我们的软件,硕士学历持有者比本科学历持有者拥有更专业的技能。”

就业市场的低迷可能会给中国带来连锁的人口结构后果。

钱楠筠说,下一代潜在的父母“认为他们没有钱结婚和组建家庭”。“当你有很多青年失业者时,人们见面、社交、结婚和组建家庭的所有正常机制都会被打破。”

在 2023 年 8 月,在中国 16 岁至 24 岁人口的失业率在当年 6 月飙升至 21.3% 之后,中国政府停止公布青年失业数据。北京在 2024 年 1 月开始再次发布这些数据,尽管数据中排除了学生。

作为新的更新的一部分,国家统计局还表示,将把 25 岁至 29 岁的年龄段——此前与 25 岁至 59 岁的年龄段捆绑在一起——分成一个单独的类别,以反映“青年接受教育年限的持续上升”。

今年 5 月,中国 16 岁至 24 岁人口的青年失业率为 14.9%。

新毕业生的黯淡前景几乎没有改善的迹象,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征收关税的不确定性下。Lily Liu 说:“美国关税的影响是,外国公司在中国招聘的职位减少了。”

今年春天完成硕士学位后,Crystal 即将开始在北京一家领先的科技公司工作。

她说:“如果我把自己和美国人或欧洲人相比,我当然会不开心——他们怎么能有 30 天的假期,每小时还能赚那么多钱呢?”“但如果我把自己和中国的前几代人相比,我觉得自己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努力工作。我父母那一代人工作时间也很长,而且他们吃不好也穿不好。当我这样想的时候,就觉得轮到我们这一代人来承担伴随我们这一代人的艰辛了。”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主要关注中国就业市场的挑战,特别是对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虽然文章也提到了积极的一面,例如新一代人对工作和生活的期望有所提高,但整体基调是负面的,强调了失业率高、学历贬值等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可能对中国社会和经济产生的长期影响。

原文地址:In China, the master’s degree is the new bachelor’s degree
新闻日期:2025-07-13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