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价格战”调控引发中国股市热议**
摩根大通、高盛以及香港和新加坡的基金经理们最近都在关注一个突然出现的关键词,试图以此解读中国政策意图并把握股市动向。这个关键词——“取缔恶意价格竞争”——在过去一年的政府文件中偶有出现,但在本月习近平主席主持的一次高级别会议上,因承诺要规范“无序”的价格竞争而变得突出。这一举措旨在根除中国工业的弊病,包括光伏、新能源汽车和钢铁等行业中普遍存在的恶性价格战和产能过剩,这些问题已经损害了企业的盈利能力。投资者希望,更协调的政策能够出台,以解决通货紧缩的驱动因素,尽管北京尚未发布任何具体计划。市场上涌现了大量关于这一主题的分析报告,而光伏和钢铁股在7月份出现上涨。
瑞银集团亚太区首席投资办公室主管表示:“投资者在中国投资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是过度竞争。政府高层现在认识到这一点并直接表示必须停止破坏性竞争,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积极的进展,也是一个强有力的政策信号。”
中国术语“内卷”指的是一种导致进步甚微的激烈竞争体系。巨额的产能建设支出帮助中国企业提升了全球地位。中国企业现在主导着全球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而中国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已经取代了特斯拉的霸主地位。然而,结束破坏性竞争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生产者价格通缩正在加剧,而贸易紧张意味着中国无法再将部分过剩产能转移到其他国家。加拿大皇家银行财富管理亚洲高级投资策略师表示:“由于国外市场对中国贸易路线关闭,部分竞争被迫回归国内市场。”
这场行动似乎有助于改善投资者对中国大陆市场的信心,在岸市场政策驱动因素的影响更大,工业股的权重也更大。7月份以来,沪深300指数上涨了2%,超过了恒生中国企业指数。
新疆大全新能源和通威股份本月已上涨至少19%。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上涨超过50%,鞍钢股份上涨约16%。玻璃、水泥和化工股也出现上涨。摩根大通中国和香港股票策略主管表示,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如果改革成功,“中国将出现整合,定价和利润率将略有改善,估值也将更好。”她表示,可能受益的行业包括汽车、电池、太阳能、水泥、钢铁、铝和化工。
对于经验丰富的中国观察家来说,目前的言论让人想起2015-2018年的供给侧改革,当时政府主导的削减煤炭和钢铁等行业落后产能的行动帮助推高了随后的价格。然而,这一次,关键差异可能会限制这场行动的有效性。十年前,产能过剩主要集中在上游和建筑相关行业。如今,它已变得更加普遍,涵盖了太阳能、电动汽车和电池等最具前景的行业,以及医疗保健和食品等下游消费行业。
香港上市的科技巨头——中国私营企业的领导者——之间日益激烈的价格战就说明了这一点。美团、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和京东集团的股价已从3月份的高点下跌超过20%,因为它们都在争夺外卖市场的扩张。深圳聚明投资管理公司基金经理李守强表示:“这一次,产能过剩主要集中在私营企业主导的行业,因此挑战将比国有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并可以收购私营企业并将其关闭时更大。”
解决供需失衡还需要采取措施,通过刺激消费来刺激经济增长——这是政府一直难以实现的目标。目前,投资者似乎希望更大的供给侧改革即将到来。摩根士丹利策略师表示,随着政府信息的发布,市场情绪有所改善,并补充说他们现在更喜欢A股而非离岸股票。新加坡银行中国股票策略师表示:“当高级政策制定者改变一些政策基调时,应该有一些可执行的项目或后续行动。”她补充说,这不会是一个快速的、一夜之间就能解决的问题,但政府意识到这些问题“绝对是积极的”。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20
原因:
文章主要报道了中国政府规范市场秩序、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努力,以及这些举措对股市产生的积极影响,反映出作者对中国政府政策的潜在积极影响持乐观态度。
原文地址:Xi’s Price-War Campaign Creates a Buzz in China’s Stock Market
新闻日期:2025-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