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身份系统:中国强化网络管控**

北京——中国长期以来在网络管控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本周二,中国政府推出了一个官方数字身份系统,旨在进一步加强对国内10亿网民的网络审查和监控。

中国已实行“实名注册”制度十余年,这意味着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几乎总能掌握用户的真实身份,例如,用户在网上购买服装、发表社交媒体评论或玩视频游戏等。

通过这项新的集中式身份识别系统,中国政府将接管这一流程。用户需要提交包括面部扫描在内的大量个人信息,以获得用于访问在线账户的唯一代码。

这意味着,像微博或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将无法再看到使用数字身份用户的个人信息,但中国当局能够看到各种网站上在线账户背后的真实身份。

尽管该系统标榜为自愿性质,但专家担心它可能会逐渐演变为强制性措施,或因其广泛应用而变得实际上不可避免。

“看到这些举措,很难不认为其目的是消除人们的匿名感,”波士顿东北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劳拉·埃德尔森说。她与他人合作撰写了一份关于中国网络审查系统的报告。“他们希望警察存在于你的脑海中,而消除人们可能拥有的匿名幻想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式。”

该政策的规则由包括公安部门和互联网监管机构在内的六个政府部门于今年5月公布。他们以数据隐私为由为这一变化辩护,称该ID将更好地保护个人敏感信息免受社交媒体公司、数据泄露和欺诈者的侵害。

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上个月将该系统描述为“保护盾”,让公众在享受便利的同时,真正感受到“安全触手可及”。

香港的数据保护律师James Gong表示,电话诈骗和数据泄露在中国很常见,导致许多人被欺骗或诈骗。他说,该系统可能会“减少第三方获取您个人信息的可能性”。

然而,批评人士表示,该系统将导致数据集中在中国政府手中,而中国政府已经掌握了大量公民个人信息。专家表示,北京可能更容易找到一个人注册的所有数字账户,尽管该ID可能无法访问这些账户的活动或浏览历史。

“我知道,实际上,他们现在可以获得(在线活动信息),”在线杂志ChinaFile的高级调查编辑杰西卡·巴特克说。“但是,任何时候你将此类信息推送到政府可以直接访问的集中位置,我认为这都代表着一个重要的变化。”

专家还担心,该系统可能使北京更容易实施“数字流放”,即个人无法访问在中国进行许多日常活动(包括支付午餐、乘坐地铁或与同事交流)所需的在线应用程序和服务。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阮峰黄(Nguyen Phong Hoang)研究了中国的“防火墙”,他表示,数字身份ID还可以为更个性化的审查铺平道路,北京可以禁止特定人群的内容。

他说:“如果该系统成功推出,我们可能会达到审查发生在个人层面的地步,控制的粒度可能会大大增加。”

黄说,如果中国不投入足够的资源来保护其为该系统收集的个人数据,那么数字身份ID甚至可能会增加数据泄露或黑客攻击的风险——尽管该计划的既定目标是保护数据。

“他们需要投入大量精力来保护系统,并确保以负责任的方式处理数据,”他说。“如果有敌对行动者试图访问中国公民的个人数据,后果可能很严重——因此必须很好地保护数据库。”

对此早有先例:2022年,黑客声称他们已入侵上海警察数据库,其中包含超过10亿人的个人数据,并在互联网上出售。

这项ID政策在中国引起了强烈反对。一些人抨击该系统是政府的过度行为——包括北京清华大学教授劳东燕,他批评该系统试图监控所有在线活动,但后来她的帖子被审查。然而,其他人则赞扬政府保护网民个人信息的努力。

艺术家邓玉峰的作品专注于中国的监控状态,他总结了这种二分法:“我认为一方面……这绝对是一个积极的发展,另一方面,它肯定会加强政府的控制,”他说。

邓在北京表示:“数字身份ID将为人们的在线隐私增加一层‘保护网’。技术本身没有错,但技术背后的人如何受到监督——支持监督系统、泄露责任机制以及用户权利的保护才是关键。”

耶鲁大学法学院蔡中曾中国中心的高级研究员Jeremy Daum表示,鉴于长期存在的实名注册制度已经消除了匿名的可能性,并且中国政府可能已经可以获得其想要的任何在线活动信息,因此这种变化是渐进的。

他说:“我认为互联网匿名性至关重要,但中国已经很久没有了。那艘船已经起航了。”

尽管如此,数字身份ID系统确实反映了中国审查和监控系统不断适应的性质。

巴特克将该系统比作“控制水的流动……它允许在必要时流入水,在必要时阻止水;如果太多或太少,它可以进行调整,”她说。

她说,中国新的网络政策,如数字身份ID系统,是一个更广泛、更雄心勃勃的国家项目的一部分。

“他们真的试图改变人们可以访问的信息格局——改变他们所知道的,因此最终改变他们的想法,并最终使信息格局对中国共产党安全,”她说,她使用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缩写。

台湾台北的Pei-Lin Wu对此报告做出了贡献。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70
原因:

文章主要关注中国数字身份系统的推出,并从隐私、言论自由和政府控制等角度表达了担忧。文章引用了专家和批评人士的观点,突出了该系统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数据集中化、数字流放和个性化审查。

原文地址:Big Brother gets new powers in China with digital ID system
新闻日期:2025-07-15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