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企在华投资意愿降至冰点,地缘政治与贸易战成主因**
根据周三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华美国企业今年的新增投资计划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对其盈利能力的信心也在下降。美中关系的不确定性以及特朗普政府时期加征的关税是他们最主要的担忧。
此外,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也给这些企业带来了挑战。中国国内需求的疲软以及本土产业的产能过剩正在侵蚀美国企业的盈利能力。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USCBC)主席肖恩·斯坦表示:“如今在华经营的盈利状况不如往年,但风险却在增加,包括声誉风险、监管风险和政治风险。”该委员会是一家总部位于华盛顿的机构,代表着包括大型跨国公司在内的在华美国企业。
这项于3月至5月期间进行的调查,涵盖了130家会员企业。调查结果出炉之际,正值美中两国在关税和非关税措施(包括对稀土磁铁和先进计算机芯片等关键产品的出口管制)问题上发生冲突。在日内瓦和伦敦举行高级别会谈后,美中官员同意撤回高额关税和出口限制,但由于双方尚未敲定更永久的贸易协议,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商业咨询服务副总裁凯尔·沙利文表示,超过一半的受访企业表示今年“完全”没有在华新增投资计划。
沙利文指出:“这是一个历史新高,是我们以往调查中从未观察到的新情况。”
调查显示,约40%的企业报告受到美国出口管制措施的负面影响,许多企业面临销售额下降、客户关系中断以及因作为不可靠供应商而造成的声誉损害。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向中国出口高科技产品,例如最先进的芯片,这些芯片可能有助于提升中国的军事能力。
斯坦认为,出口管制必须非常有针对性,因为来自欧洲或日本的企业,或者中国的本土企业,将立即填补美国企业留下的空白。
芯片制造商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周一宣布,该公司已获得特朗普政府的批准,恢复向中国销售用于开发人工智能的先进H20芯片,但该公司最强大的芯片仍受美国出口管制规则的约束。
调查显示,虽然82%的美国企业在2024年实现了盈利,但对在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的企业不足一半,这反映出对关税、通货紧缩和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
此外,计划将业务迁出中国的美国企业数量也创下历史新高。沙利文表示,27%的会员企业表示有此计划,高于去年的19%。
与以往的调查不同,对中国监管环境的担忧,包括知识产权滥用和市场准入不足的风险,今年并未进入前五大担忧之列。斯坦表示,这可能是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但原因并不好。
斯坦说:“这并不是因为中国的情况有了显著改善,而是新的挑战,通常来自美国,现在构成了同样的挑战。”
几乎所有美国企业都表示,如果没有在中国的业务,他们将无法保持全球竞争力。
中国欧盟商会5月份的一项调查发现,由于中国经济放缓以及激烈的竞争压低了价格,欧洲企业正在削减成本并缩减在华投资计划。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主要关注美国公司在中国面临的挑战,例如投资计划减少、盈利能力下降、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以及受到美国出口管制的影响。这些都反映了作者对中国商业环境的担忧和负面看法。
原文地址:Daunted by geopolitics and trade war, US companies in China report record-low new investment plans
新闻日期:202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