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亚洲供应链并非虚构**
迄今为止,美国与东南亚达成的两项贸易协议中,都存在一个显而易见但未被承认的第三方:中国。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宣布对越南自身出口商品征收20%的关税,但对其他地方生产的商品征收40%的关税。在最近与雅加达达成的协议中,他还进一步表示:如果存在将产量从较高关税国家转移的情况,那么逃避的关税将加到印度尼西亚的19%的税率上。
其思路是:中国公司将试图通过将其商品从亚洲的关联工厂运往美国来避免美国55%的关税,这些工厂可能只进行少量最终组装和包装,而不会为最终产品增加太多价值。在中国社交媒体的广告中,一些货运代理商正在提供更改产品标签的服务。所谓的“原产地伪造”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美国对此的高度敏感已经导致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加强了其认证制度。
然而,白宫夸大了该地区转运的程度。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在4月份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将越南描述为“作弊者”,但他可能没有区分中国出口商品的重新运输和重新分配。后者是指生产已从中国转移到越南,这是完全合法的,也是更大的故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个月指出,“有证据表明,越南并没有成为中国将其出口商品重新运往美国以规避关税的一站式场所”。研究人员补充说,这个制造业强国一直在“提高其国内增加值,并减少中国在其对美国战略部门出口中的增加值”。河内实现这一目标的部分原因是吸引了更多来自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尤其是在北京和华盛顿之间的贸易关系在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开始恶化之后。
在关于重新运输与真正出口的争端中,特朗普政府表现出了单方面行动的倾向。2020年,香港向世贸组织投诉美国一项新的要求,即进口的香港生产的商品必须标明“中国制造”。世贸组织驳回了美国声称其采取行动是为了保护其国家安全的说法。美国对该裁决提出上诉。
预计在第二个任期内,对转运的关注将更加集中,表面上旨在阻止原产地伪造的措施将用于防止外包。这有先例。在特朗普1.0时代签署的《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议》中,有旨在将中国生产排除在墨西哥装配线之外的条款。
亚洲供应链根深蒂固。正如《金融时报》记者帕特里克·麦吉在他的著作《美国治世》中所展示的那样,一家来自加利福尼亚州库比蒂诺的公司向世界工厂投入了数千亿美元,是美国在二战后马歇尔计划下向欧洲转移资源的double。如此大规模的投资自然会提高一个国家在当地为最终出口增加更多价值的能力。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外国在中国出口中的含量急剧上升,2008年为22%。到2020年,这一比例降至11%。
随着中国公司在任何可以找到廉价、充足劳动力的地方建立工厂,并避免高额美国关税,该地区其他国家也将面临类似的历程。这种迁移与在在中国制造的运动鞋上贴上“印度尼西亚制造”的标签截然不同。特朗普的顾问们必须意识到这种区别。如果他们仍在推动对转运征收惩罚性关税,那么合乎逻辑的结论是,他们希望彻底摧毁亚洲供应链。总统不希望苹果公司老板蒂姆·库克用另一个中国来取代在中国的制造业。然而,更广泛的地缘政治目标不仅是将西方跨国公司与亚洲脱钩,还要阻止比亚迪和小米等新兴的中国超级明星公司,这些公司可能会复制同样的策略,实施其全球扩张计划,并继续成为万亿美元级的公司,挑战美国资本主义的主导地位。如果这就是两个超级大国之间争夺霸权的全部内容,那么对于夹在中间的东南亚来说,前景远非乐观。越南或印度尼西亚可能因相对较轻的20%左右的关税负担而感到宽慰,但这可能是错位的。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20
原因:
文章虽然分析了中国公司可能存在的规避关税行为,以及美国试图阻止中国公司崛起的地缘政治意图,但整体上更侧重于分析贸易现象和趋势,并未直接表达对中国的负面评价。但文章暗示了中国可能存在的贸易违规行为,以及美国对中国崛起的担忧,因此有一定的负面情绪。
原文地址:China’s Asian Supply Chains Aren’t a Sham
新闻日期:2025-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