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领导人气候问题达成共识,但其他议题进展甚微**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及其他欧盟高级官员周四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了一场备受瞩目的峰会,旨在讨论双方在贸易和乌克兰战争等问题上的广泛分歧。
然而,双方在这些问题上似乎并未取得任何突破。但在气候变化方面,他们找到了共同点,并发表联合声明,呼吁世界主要经济体更加努力地应对全球变暖带来的威胁。
中国和欧盟均对十年前制定的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巴黎协定》表示支持。今年1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启动了退出该协定的程序。
中欧在声明中表示:“在当今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下,所有国家,特别是主要经济体,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加大力度应对气候变化至关重要。”
在很大程度上不公开举行的峰会上,双方公开回避了贸易方面的诸多不满。欧洲国家希望结束中国出口产品的涌入,他们坚称这些出口产品受到了政府财政支持的不公平推动。北京官员否认了这些指控,并希望欧盟取消关税,接受来自中国的大规模进口。
双方在有关中国在俄乌战争期间对俄罗斯的支持问题上也存在严重分歧。
在贸易方面,北京希望欧盟取消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征收的关税,并采取其他措施允许更多中国出口产品进入欧洲大陆。
欧洲领导人对中国国有银行以低利率向本国制造商提供贷款感到不满。由此导致的大量廉价商品涌入,已将中国对欧盟的年度贸易顺差推高至超过3500亿美元。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对欧盟的出口额是自欧盟进口额的两倍多。
会谈举行之际,中国和欧盟都面临着8月份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最后期限,否则将面临更高的关税。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最早将于8月1日对欧洲进口商品征收30%的关税。他还威胁要在8月12日之后进一步提高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但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本周表示,他将于下周一和周二在斯德哥尔摩与中国同行举行进一步的贸易谈判。
北京官员对欧盟最近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征收的关税感到非常不满,并呼吁恢复双方在2013年就太阳能电池板达成的某种妥协方案。但周四发表的联合声明明显没有提及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贸易问题。
2013年,欧盟曾险些对中国产太阳能电池板征收高额关税,这将把中国产电池板的价格推高到与欧洲产品相同的水平,欧洲各国政府也将获得可观的关税收入。
北京方面说服欧洲官员接受了一项协议,该协议实际上要求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收取与欧洲相同的高价。中国公司被允许保留巨额利润,并将这些利润再投资于偿还债务和建设最先进的工厂。
结果,欧洲太阳能产业几乎完全崩溃。目前,中国公司生产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太阳能电池板。
拒绝中国的提议可能会导致中国对德国汽车制造商进行报复,这些制造商严重依赖中国汽车市场。但即使在欧盟于7月4日接受了与中国就白兰地达成的类似妥协方案后,欧洲其他地区的汽车制造商和政府仍然持谨慎态度。
北京方面认为,如果欧洲同意向中国出售最新的半导体制造设备,贸易不平衡的状况就可以得到缩小。“欧洲一方面抱怨中国购买的商品太少,另一方面又 удерживает 并阻止销售,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中国共产党旗下的民族主义新闻媒体《环球时报》本周发表的一篇社论写道。
欧洲官员辩称,最先进的设备具有军事用途,而且尽管对少数高端产品有限制,但对中国的大多数半导体制造设备的销售额已经飙升。
在特朗普总统对欧洲汽车征收25%的关税并威胁要征收更多关税之际,中国领导人一直在努力争取欧盟的支持。但中国在乌克兰战争期间对莫斯科的强烈倾向一直在阻碍着这一努力。
自2022年2月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中国与这个北方邻国的贸易额增长了三分之二。中国通过扩大购买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同时提供大量的卡车、无人机和其他装备,维持了俄罗斯经济在这场代价高昂的战争中的运转。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坤周四在一次吹风会上表示,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不应引起其他国家的关注。他说:“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交往不针对任何第三方,也不应受到任何第三方的干扰。”
对中国来说,更复杂的是欧盟新任外交部长卡娅·卡拉斯,她在与中国的会谈中非常关注乌克兰问题。直到去年,她还是爱沙尼亚的总理,爱沙尼亚是三个波罗的海小共和国之一,它们担心如果俄罗斯在乌克兰取得成功,可能会寻求吞并它们。
美国前驻华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表示:“只要中国继续为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提供重要的物质和外交支持,欧洲领导人就会抵制与北京的关系有任何重大改善。”
今年春天,中国迫使特朗普政府回到谈判桌前,部分原因是它停止了大部分稀土金属的出口,稀土金属对汽车制造商、国防制造商和许多其他行业至关重要。欧洲国家最初希望它们能免受中国对稀土的限制,但后来发现,北京正利用其对世界大部分供应的控制权,要求它们在电动汽车等问题上做出让步。
中国商务部最近几周允许了一些出货。但令欧洲官员非常恼火的是,它只批准了足够的出货量,让欧洲工厂得以继续开工,但不足以让它们建立库存,以缓冲进一步的中断。
冯德莱恩上个月警告说,最近几周,“我们都目睹了中国通过出口限制进行胁迫的代价和后果。”
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坤周四为中国对出口的管制进行了辩护,称中国将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共同维护全球生产和供应链的稳定与安全”。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较多篇幅描述了中欧在贸易、乌克兰问题上的分歧,以及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持,这些都体现了作者对中国负面立场的倾向。
原文地址:Chinese and European Leaders Agree on Climate but Not Much Else
新闻日期:2025-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