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保强制缴纳引发争议,福利体系不平等问题再受关注**
中国最高法院的一项裁决使得企业和员工放弃缴纳社保成为不可能,引发了关于福利体系不平等问题的广泛讨论。最高人民法院的这项决定禁止公司与员工之间达成的、自9月1日起选择不缴纳强制性社保的非正式协议。法兴银行表示,如果强制执行,这些规定尤其会威胁到中小型企业,估计可能会增加工人和雇主约占国内生产总值1%的成本。
8月1日,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对该裁决的担忧,人们担心如果这项裁决进一步削弱本已举步维艰的小企业和工人的优势,可能会导致裁员和企业倒闭。抖音用户“天帝人卓律师”在一个点赞超过2万次的视频中表示:“这当然会引起焦虑和恐慌。”
在中国政府转向消费驱动型经济之际,如何管理福利体系是恢复家庭信心的关键,尤其是在房地产价格暴跌之后。政府已承诺加强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减少储蓄,今年上半年在社会需求方面的支出达到了近二十年来的最高水平。
打击强制性社保缴款——到目前为止,这项措施尚未得到严格执行——在很大程度上符合提供更多社会支持的目标,同时也为了补充养老金,因为随着退休人员的激增,养老金的支出也在增加。法院将此项决定描绘成保护工人权益之举,但并未明确承认其中的风险。法院表示,该裁决“有效地保护了公民的社会保障等基本权利,分散了雇主的用工风险,积极应对了人口老龄化问题”。
未来十年,中国每年将有超过2000万工人退休,而创纪录的低出生率意味着进入劳动力市场、为维持养老金福利做出贡献的人越来越少。这种担忧在社交媒体上显而易见。在微博上一个播放量超过3万次的视频中,一位餐馆老板宣布,由于无力承担社保缴款,他计划在新规生效后关门。“这一举措只会迫使雇主从员工的工资中扣除,以支付强制性缴款,”一位名为“Awuxiaoxie”的微博用户在一篇热门帖子中写道。许多工人表示,他们更希望获得更高的工资,而不是未来不确定的养老金。“我现在交的钱都被老人拿走了——但如果没有人愿意生孩子,谁来交社保来支持我呢?”另一位微博用户问道。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9年的一项预测显示,主要的国家养老基金——以现收现付模式运作——将在2035年耗尽资金。然而,中国政府仍然可以通过使用国家资金来支付养老金。随着经济从中央计划经济转型,中国已经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络,覆盖了超过10亿人。在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人可以享受国有企业提供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
但由此产生的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差距。尽管缺乏官方统计数据,但一些分析人士估计,国有部门员工获得的养老金是私营部门员工的两倍左右。不平等现象普遍存在,2023年私营企业工人的平均月养老金达到3162元人民币(440美元),远高于农村居民和失业城市居民的214元人民币。抖音用户“周瑶瑾”评论说:“不是人们不想交社保,而是他们觉得这和他们没有太大关系。”
零工经济的兴起给该体系带来了额外的挑战,因为许多灵活就业的工人被排除在该体系之外。鉴于工人和雇主之间普遍存在非正式协议,这些规定的影响可能是广泛的。中和集团去年对6000多家公司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只有28%的公司在社会保障支持方面“完全合规”。
企业的财务负担解释了他们放弃缴纳雇主缴款的动机。一旦堵住这个漏洞,一些人认为,新规将消灭那些难以保持竞争力、只能靠低成本生存的公司。“如果一家公司甚至无法为员工缴纳强制性社保,那么他们存在的目的是什么?”抖音用户“周瑶瑾”在一个点赞超过4万次的视频中问道。
法兴银行的分析师表示,如果影响被证明是“显著的”,政府可能会推迟实施日期,或出台旨在减轻对公司不利影响的措施。他们在报告中表示:“如果严格执行社会保障法,无疑会增加过去逃避缴款的雇主的成本,可能会导致裁员或降薪,以尽量减少对收入的影响。劳动力市场再次受到冲击是决策者最不希望看到的,因此这应该会导致政策调整。”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虽然较为客观地报道了中国的社保政策调整,但也突出了政策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企业成本增加、可能导致裁员、以及民众对养老金体系可持续性的担忧。此外,文章还提到了社保体系中存在的不平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对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负面看法。
原文地址:China Sees Backlash Over Mandatory Social Security Payments
新闻日期:2025-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