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亟需助力,但援助之手何时到来?

如果说存在什么情况迫切需要刺激措施,那么中国的情况似乎完全符合。最近的增长和通胀指标不仅令人失望,而且在今年年初出现令人鼓舞的开局之后,情况变得更加糟糕。然而,中国政府似乎并没有表现出放弃谨慎态度的意愿。

财政政策已经发挥了一些作用,虽然经济学家预测今年晚些时候会降息,但降幅可能不大。在中国经济活动保持良好,且美国正在考虑关税惩罚力度时,这种谨慎态度或许是合理的。但现在,北京似乎只想勉强应付。

上周五发布的数据显示,经济明显放缓。工业生产比预期更加疲软,而习近平主席寄予厚望的零售额也令人失望。固定资产投资(资本支出的代表)停滞不前。城镇地区失业率略有上升,达到5.2%,远高于美国的失业率。

通缩压力持续存在,而且面临倒闭风险的企业数量也在增加。中国人民银行没有理由犹豫。小幅降息(比如央行倾向的10个基点左右)作用有限。如果央行能降息25个基点,那将是一个惊喜,但这通常是其他国家央行的最低标准。可能期望过高了,但无论货币当局有什么计划,都应该提前实施。

是什么——或者说是谁——在阻碍潘功胜行长采取行动?中国央行并不像美联储或欧洲央行那样独立。中国领导人可能担心发出错误的信号,即带有恐慌或暴露脆弱性的信号。在与华盛顿的贸易谈判取得进展时,这是可以理解的。很容易想象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在社交媒体上利用刺激措施。他甚至称印度为“垂死”的国家(预计印度今年的增长速度将超过中国)。(白宫上周同意将对中国提高关税的期限再延长90天,习近平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同样令人担忧的是,政府正在打击价格战,认为这是通胀过低的罪魁祸首。中国发起了一场运动,以遏制导致利润下降和工资下降的恶性竞争。解决通缩问题是好事,但这类似于“射杀报信人”的做法。中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已经低迷了好几年;疫情后,生活成本并没有像其他地方那样飙升。主要问题是家庭需求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房地产崩盘带来的持续影响。

过剩的工业产能也无济于事。中国共产党决策机构将解决企业间“无序竞争”的目标列为首要任务之一。很容易预见失业率会进一步攀升。如果减少生产,对员工的需求就会减少。这将不断削弱家庭信心。中国面临的挑战是相互关联的。

货币政策并非万能灵药。财政和监管手段也需要发挥作用。鉴于中国人民银行服从于共产党,不应抱有过高的期望。但这并不意味着利率和银行准备金率没有作用。在这方面迅速采取行动可以表明,统治者已经关注到糟糕的数据。习近平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允许增加支出来为经济放缓托底。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毫无疑问,中国希望挺过当前的困难。长远战略具有吸引力,特别是考虑到北京更愿意将自己的模式和治理方式视为优越的。恐慌很少具有建设性,但对经济波动做出坚决反应值得称赞。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虽然在分析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但也突出了经济放缓、通货紧缩、失业率上升等负面问题。作者对中国政府应对经济挑战的方式持谨慎态度,暗示其行动不够果断,未能充分解决问题。

原文地址:China’s Economy Needs Help, But Will It Come?
新闻日期:2025-08-18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