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基孔肯雅病毒病例激增:我们需要了解什么**

随着气候变化为携带该病毒的蚊虫创造了新的栖息地,一种可能使感染者多年虚弱的蚊媒病毒正在蔓延到世界更多地区。

今年到目前为止,全球已报告超过24万例基孔肯雅病毒病例,其中包括拉丁美洲的20万例,以及中国首次报告的8000例。中国当局已紧急启动一项行动,试图通过类似于应对新冠疫情的公共卫生措施来控制该病毒。

基孔肯雅病毒目前未在美国或加拿大传播,但在法国和意大利已报告病例。该疾病在墨西哥是地方性流行病。世界卫生组织警告说,当前的传播模式类似于20年前感染50万人的全球疫情爆发,导致新的残疾人数激增。

虽然基孔肯雅病毒很少致命,但它会导致剧烈而持久的关节疼痛和虚弱。“有些人原本可以工作,没有任何残疾,但从某一天开始,他们甚至无法在手机上打字,无法握笔,一位女性甚至无法握刀为家人做饭,”世卫组织基孔肯雅病毒工作负责人戴安娜·罗哈斯·阿尔瓦雷斯博士说。“这确实影响了生活质量以及国家的经济。”

基孔肯雅病毒与寨卡病毒和登革热病毒属于同一家族。两种不同的蚊子,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基孔肯雅病毒。被叮咬后四到八天,患者可能会出现包括发烧、关节疼痛和皮疹在内的症状。

与大多数无症状的登革热和寨卡病毒感染不同,基孔肯雅病毒会使大多数感染者患病。在极少数情况下,基孔肯雅病毒可能导致幼儿和老年人死亡。“死亡率很低,但我们非常关注基孔肯雅病毒,因为它会导致患者数月甚至数年的衰弱性疼痛,”德克萨斯州加尔维斯顿国家实验室的专家兼科学主任斯科特·韦弗说。他补充说:“这不仅给个人带来痛苦,也给社会带来痛苦,给医疗保健系统带来压力,产生经济影响,对护理人员的需求等等。”

基孔肯雅病毒经常被误诊为登革热,因为最初的症状相同。登革热症状通常在一两周内消失;而基孔肯雅病毒症状在高达40%的感染者中会发展为慢性,导致衰弱性关节疼痛持续数月或数年。2005年至2007年间,印度报告的所有残疾——包括癌症、关节炎和糖尿病造成的残疾——超过三分之二是由席卷该国的基孔肯雅疫情爆发造成的。

到2024年底,除南极洲外,每个大陆的199个国家都报告了该病毒的传播。世卫组织估计,有56亿人生活在传播该病毒的蚊子可以生存的地区。这些蚊子是白天叮咬人的,它们以工作、上学或在公共汽车上的人为食。

气候变化正在以两种方式推动携带基孔肯雅病毒的蚊子传播。一个更温暖、更潮湿的世界提供了更适宜的栖息地。极端天气事件会导致洪水中滋生更多的蚊子——或者导致人们流离失所,聚集在供水和卫生条件差的地区。近年来,白纹伊蚊在欧洲的分布明显扩大:在阿姆斯特丹和日内瓦都发现了这种昆虫。在南美洲,埃及伊蚊携带该病毒,并在供水系统不完善的快速发展城市的低收入社区中繁殖。

韦弗博士说:“在美国,我认为我们不会看到基孔肯雅病毒的大规模爆发”,因为温暖地区的人们使用空调并且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内。“但在中国和南美洲南锥体等地区,气温升高将产生重大影响,因为人们不会待在有空调的房屋或工作场所内。在亚洲和南美洲的许多地区,他们甚至不喜欢给窗户安装纱窗。”

人们在感染基孔肯雅病毒后似乎会产生免疫力,因此,如果该病毒席卷一个地区,可能需要几十年才能有足够多的在免疫方面脆弱的人来维持另一次疫情爆发。但在印度和巴西等人口众多的地区,该病毒一直在传播。

近年来,乍得和马里等非洲许多没有基孔肯雅病毒传播的国家也报告了病例。目前有两种基孔肯雅病毒疫苗,但产量有限,主要供工业化国家的旅行者使用。巴伐利亚北欧公司生产的最新疫苗在美国的售价约为每剂270美元,这个价格远远超出了巴拉圭等国的承受能力,而这些国家已经爆发了大规模的基孔肯雅疫情,理想情况下应该为大部分人口接种疫苗。巴西布坦坦研究所正在努力生产一种成本较低的疫苗。

目前,这两种疫苗都没有获得世卫组织的推荐,而这种推荐可能会加速开发出一种价格合理的疫苗。进行该机构要求的临床试验很困难:基孔肯雅疫情爆发得太快,研究还未开始就已经结束了。罗哈斯博士说,世卫组织的疫苗委员会正在审查基孔肯雅疫情数据,以考虑可能的建议。

预防基孔肯雅病毒的最佳方法是不被叮咬。下一步是减少蚊子的滋生地。在中国,公共卫生官员正在挨家挨户地寻找死水。

对基孔肯雅病毒的监测仍然薄弱。罗哈斯博士说,世卫组织正在努力弄清楚当前的激增有多少是新病例,有多少是已经发生但追踪或报告不力的传播。有一种分子诊断测试可以同时筛查寨卡病毒、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病毒,但更多国家需要采用它。由于美国政府突然削减资金,全球疾病监测工作有所削弱,而美国政府此前一直在低收入国家支持这项工作。

基孔肯雅病毒最早于20世纪50年代在坦桑尼亚被发现,并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在非洲和亚洲引起零星爆发。但直到2004年,该病毒才引起公共卫生专家的关注。那一年,肯尼亚爆发的疫情蔓延到印度洋上的法国领土留尼汪岛。在那里,基孔肯雅病毒在人群中肆虐:岛上三分之一的人被感染。同一毒株的病毒传播到南亚,并在2005年至2007年间在印度引起大规模爆发。从那里,旅行者将基孔肯雅病毒带到了世界各地。

到2013年底,该病毒已经传播到加勒比海地区,并再次开始摧毁缺乏免疫力的人群。到2015年底,该地区报告了180万例感染。基孔肯雅病毒随后传播到南美洲——与此同时,来自安哥拉的一种新毒株被引入巴西——这两种毒株一直在传播。自2023年以来,南美洲的基孔肯雅病毒病例一直在稳步上升,同时登革热病例也在激增。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20
原因:

文章提到了中国政府迅速采取行动,启动公共卫生措施来控制基孔肯雅病毒的传播,这体现了中国在应对疫情方面的积极态度和行动力。此外,文章还提到中国正在努力控制疫情,这表明中国有能力应对这一挑战,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做出贡献。

原文地址:Cases of Mosquito-Borne Chikungunya Virus Are Surging Globally: What to Know
新闻日期:2025-08-19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