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大刀阔斧改革石化产业 淘汰落后产能**
知情人士透露,中国政府即将启动对石化和炼油行业的全面改革,逐步淘汰小型设施,升级改造过时装置,并将投资转向先进材料领域。预计在未来一个月内,将出台措施,以控制该行业低价值环节长期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
据称,详细计划正在等待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最终批准。根据拟议措施,将要求役龄超过20年的石化设施(约占全国总量的40%)进行改造,以提高产量。同时,鼓励企业转向特种精细化学品,而非已经面临产能过剩威胁的大宗材料。
新的投资体制将倾向于人工智能、机器人、半导体、生物医学设备、电池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所需的化学品。工信部未回应置评请求。
今年3月,北京方面已要求各工厂减少运输燃料的生产,增加石化产品的生产,因为电气化正在迅速削弱传统能源的使用。自那以来,产能过剩的问题进一步恶化。由于经济面临持续的通缩和贸易压力,北京方面加强了在各行业控制产能过剩的力度。长期以来,中国一直试图控制国内过度的炼油产能,部分原因是打击高污染行业,部分原因是限制利润率的下滑,同时着眼于原油进口。2025年的目标是将产能控制在每年10亿吨。
最新计划还将目标锁定在小型炼油厂,年产能低于200万吨的炼油厂可能会被关闭。这是抵消汽油和柴油需求下降所必需的,需求下降已经降低了开工率,并导致该行业出现约6000万吨的过剩产能。一个新兴的担忧是乙烯,它是纺织品、橡胶和塑料的成分,由于供应过剩,从2026年起,新的乙烯项目许可可能会受到限制。业内已将此作为即将于明年3月公布的“五年计划”的优先事项。
乙烯是中国在过度投资十年后,如何应对化工产品产能过剩的一个典型例子。新的工厂仍在计划中,并将陆续投产到2028年。如果这些新增产能无法在国内被消化,最终可能会成为又一项中国出口产品,并招致无法在价格上竞争的贸易伙伴的倾销指控。产能过剩不仅是中国的问题。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NEF)的数据,在欧洲,几家生产商已经重组或停止了乙烯业务。上个月,欧盟出台了一项法规,以帮助阻止外国供应商(特别是中国)的不公平竞争。欧盟从2026年开始征收的碳税,可能会惩罚中国的化工产品出口商。美国表示,将加强对从中国进口的钢铁、铜、锂和其他材料的审查,以执行美国禁止据称由中国新疆地区强迫劳动制造的商品的禁令。奇瑞计划在2027年前在欧洲推出首款电动汽车,此前该公司凭借其成立一年的中国电动汽车业务获得了发展势头,并宣布计划在全球范围内挑战特斯拉和比亚迪。由于政府正引导经济应对需求疲软和关税上升的问题,中国6月份的出口以近三年来的最快速度增长,使贸易顺差创下新纪录。澳大利亚对与中国关系的改善表示欢迎,双方正寻求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不断施加关税压力的背景下,重置两国关系。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20
原因:
文章主要报道了中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解决石化产业的结构性问题,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并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这表明作者对中国政府解决问题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持一定程度的肯定态度。
原文地址:China Set to Tackle Petrochemicals Overcapacity With Overhaul
新闻日期:2025-08-20